短剧分账,一个正在被激活的创作生态
创始人
2025-11-29 03:08:35

若论今年视频领域的热词,短剧无疑与AI并立潮头。

6.96亿用户规模、超500亿元市场体量,这个曾被视作“草根娱乐”的赛道,如今已逆袭成为数字生活的核心场景,看短剧的人甚至比点外卖的还多。

而短剧行业今年也迎来了一个大事件,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推出的分账制与编剧自主入驻机制,在短短两个月内催生出三位分账超百万的演员,单月剧本分账突破7300万。

亮眼数据背后,已不是简单的模式创新,而是对短剧产业生产关系的深度调整,而这一调整,势必将深度塑造行业的未来格局。

飞娱财经带来独家视角解读。

主笔/ 佳佳

文章架构师/ 拓拔野

出品/ 飞娱财经

5年,从草根到主流

短剧的起点,远没有如今这般“光鲜”。

早年间,它更像是长视频行业的“边角料”——没有专门的制作团队,多是影视公司的附属产出,或是自媒体创作者的试水作品,单集时长几分钟,内容以简单的生活片段、搞笑段子为主,传播渠道也局限于短视频平台的零散分发,几乎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

那时的短剧,更像是数字内容生态里的“小众玩家”,没人把它当成正经赛道。

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前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用户注意力开始向碎片化内容倾斜,1-3分钟的短剧恰好契合了通勤、午休等场景的娱乐需求。加上部分平台尝试“付费解锁”模式,让《赘婿逆袭》《真千金归来》这类强情节、快节奏的题材迅速走红,短剧第一次展现出商业潜力。

随后两年,行业进入爆发期。资本开始涌入,专业制作团队入场,短剧从草根创作转向工业化生产,题材也从单一的都市爽剧,拓展到古装、悬疑、甜宠等多元品类。

到2023年,红果短剧等专业平台的出现,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

以红果为例,上线不到两年就凭借免费+精品策略登顶App Store免费榜,目前已储备超15000部短剧,每月上新约1000部,成为行业标杆。

从无人问津到撑起百亿市场的主力军,短剧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但快速扩张的背后,也需要更适配的机制来承接行业的下一步发展。

分账制+直连模式,让收益回归创作者

作为短剧行业的领先平台,红果短剧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正在重新定义内容创作者的价值分配,核心动作只有两个:推行分账制,开放编剧自主入驻。

9月初,红果正式推出演员合作计划,打破传统的固定片酬模式,引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分账机制。演员收入不再是拍摄期间的一次性报酬,而是与作品全生命周期的播放量、用户互动等数据深度绑定,分账比例最高可达40%,还设有最高20万元的剧本保底,让演员从“临时工”变成了“内容合伙人”。

11月3日,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又开放编剧自主入驻公测。编剧只需完成注册认证,就能直接在平台投递剧本,无需经过中介环节;制作方、导演则可根据需求筛选剧本,实现“BOSS直聘”式的双向选择,大大缩短了优质内容的孵化周期。

这套组合拳的效果,在极短时间内得到了市场验证。

短短两个月,三位演员就凭借爆款作品实现分账超百万:王凯沐凭借《半熟老公》预估分账150万,徐轸轸同剧分账100万,至春禾在《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中分账也突破百万

剧本分账数据同样亮眼,2025年10月平台总分账突破7300万,2家工作室分账破千万,5名个人编剧月入超百万,近150部剧本分账过10万

平台通过这两项关键举措,正在构建一个更透明、更高效的价值分配体系,让优质内容能够直接转化为创作者的实际收益

一个正在被激活的创作生态

这些数字背后,一个更值得关注的趋势正在形成:短剧行业开始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创作生态逐步成型。

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创作理念上。当收入与作品长期表现挂钩,创作者的关注点自然从“如何博眼球”转向“如何留住用户”。短剧《盛夏芬德拉》的主创团队分享了一个细节:在分账模式下,团队花了三周时间打磨剧本,演员主动参与角色讨论与后期宣传,这是以往“七天拍完”模式下难以想象的。

制作标准也随之升级。拍摄周期从早期3-7天的“极限压缩”,逐步延伸至15-30天的精品制作周期,服化道投入明显提升,部分剧组甚至开始聘请专业美术指导。

资源匹配效率的提升同样关键。编剧自主入驻打破了传统渠道壁垒,优质剧本得以快速触达制作方。同时,红果平台通过联动专业演员运营机构,搭建起标准化的对接通道。数据显示,平台上线后,剧本从投递到立项的平均周期缩短了40%,有效缓解了行业长期存在的“人戏匹配”难题

行业竞争维度正在深化。各平台不再满足于单点爆款,而是致力于构建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能力体系。传统长视频平台积极布局——爱奇艺设立竖屏短剧中心,腾讯视频推出“火锅短剧”并强调专业制作,优酷将短剧纳入会员权益体系。这些动作表明,短剧已从边缘赛道升级为核心战略阵地

在这个重新定义的生态中,平台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通过规则设计促进资源流动;创作者从执行者转变为决策参与者,深度共享内容价值。这种新型生产关系,正在推动短剧行业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

番茄+红果+AI,未来还有10倍增量

红果短剧的系列动作,看似是单个产品的模式创新,实则是字节跳动内容生态战略的关键落子。

若将视野拉高,一个清晰的增长公式正在浮现:番茄小说提供源头活水,红果短剧打造内容中台,AI技术驱动全链效率——三者协同,正在开启一个十倍于当前规模的新战场。

番茄小说的价值远超一个阅读平台。截至2025年9月,番茄小说已积累超2.45亿月活用户,每年贡献300-400亿元广告收入,更沉淀下海量经过用户阅读数据验证的网文IP。

这些IP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带着“用户偏好标签”的创作素材 —— 比如某部赘婿题材小说的高评论量、高完读率,会直接成为红果短剧的改编信号,像《真千金她是学霸》64天完成从文字到短剧的落地,正是番茄IP高效转化的缩影。

目前已有超6000部番茄IP进入短剧改编流程,2025年IP改编授权收入较去年增长800%,这个“蓄水池”还在持续扩容。

红果短剧则扮演着"转化引擎"的角色。平台不仅连接创作者与制作方,更通过分账机制构建了可持续的内容生态。数据显示,红果在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中稳居前列,月活用户已超越优酷等传统视频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为其探索"内容+电商"模式提供了可能——用户在观看时识别服装、购买同款的功能,正在将内容流量转化为商业增量。

AI技术是贯穿始终的效率倍增器。从剧本智能评估、演员匹配,到播出后的数据复盘与推荐优化,AI正在重塑短剧的生产与分发流程。这种技术赋能,让字节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规模化生产内容,建立起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系统优势。

这一生态协同的价值已经开始释放。据QuestMobile报告,红果免费短剧在线视频APP中月活排名第四,31-50岁用户成为核心受众,一二级城市用户快速增长。这种用户结构的优化,为商业化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间。

1+1+1>10,才是字节真正的野心所在。

飞娱财经的思考

短剧行业仍需跨越三道坎

红果短剧的分账制创新,为行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样本,但整个赛道仍需跨越三道关键障碍。

首当其冲的是收益分化问题。分账制虽然创造了百万级收入的标杆,但红利主要集中在头部。行业数据显示,头部演员年收入可达千万级别,而多数中腰部创作者难以复制这一成功。如何构建更均衡的收益阶梯,避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是平台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其次是合规与创新。2024年全行业下架违规微短剧超1200部,监管红线日益清晰。在严守内容底线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创作活力,摆脱“低智”“狗血”的刻板印象,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统一,考验着所有从业者的智慧。

最后是生态壁垒的构建分账模式已被各大平台快速跟进,行业竞争正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能力比拼。红果的优势在于字节跳动的生态协同,但如何将数据、IP、电商等资源转化为持续的创新动力,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将决定其长期竞争力。

当然,短剧行业的增长故事仍在继续,让真正创造价值的人能够分享价值,这个行业才可能走出野蛮生长,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 「飞娱财经」用心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内蒙古金煤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0844,900921 证券简称:金煤科技,金煤 B 股 编号:临 2025-052内...
大晟时代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 证券代码:600892 证券简称:*ST大晟 公告编号:临2025-053大晟时代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 证券代码:600426 证券简称:华鲁恒升 公告编号:临2025-072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
“四季莓香”助力乡村振兴 霍成文展示他种的奶油草莓。 本报记者 陶然 摄本报记者 陶 然11月12日,踩着清晨的寒凉,记者...
电影《开心岭》荣获 亚洲国际电... 本报讯 (记者 倪晓颖) 11月28日,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2025亚洲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