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1电(何芦恒)日前,2025成渝影视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成渝地区的业界人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蓉城,以“AI无界·影视新生——共建成渝影视数字新生态”为主题,共商影视产业创新路径,共话成渝两地协同发展,为推动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双城活力。
据了解,本次大会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与“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实践,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决定部署,大会聚焦AI技术在影视文旅融合、国际传播、微短剧创作等核心领域的深度应用,致力于以技术为桥、以文化为魂,推动成渝影视产业从“要素集聚”向“生态共建”升级,助力两地协同打造兼具巴蜀辨识度与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标识,让千年巴蜀文化在光影技术的助力下,实现破圈传播与价值跃升。
《跨界融合?影动未来——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与AIGC创新伙伴计划》启动仪式。川影 供图
开幕式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孟建,保利影业副董事长、保利文娱科技总经理李挺伟,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智象未来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王科,中国动漫集团品牌运营中心项目经理赵琪,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全球视域下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各位嘉宾从多维度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
据悉,在大会的政策发布环节,川渝两地集中释放政策红利,从省级到市级层面形成“政策矩阵”,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四川省省级财政每年3亿元文艺精品专项资金中,广电视听独占一半,覆盖剧集、纪录片、动画片、网络故事片等全门类;“历史文化遗产扶持项目”已助推《凌云壮志》《巴蜀石窟》登陆央视;省广电局推出“政企联审”“一站式备案”等工作机制,微短剧审查时效提升50%,让大家“少跑腿、快创作”。
重庆市广播电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重庆市委宣传部牵头制定实施《重庆市重大文艺精品项目资助和奖励办法》,明确了重庆市重大文艺精品项目资助、奖励的申报条件、评定程序,提高了重点文艺门类资助、奖励标准,并新增作品在公开发表、出版、播映、演出、转化方面符合相关条件作为奖励情形,同时提出强化重大文艺精品项目的宣传推介、跨门类转化,打造“重庆市重大文艺精品项目”工作品牌。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成都市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的落地,不仅为成渝影视企业注入发展信心,更将吸引优质影视资源向两地聚集,推动成渝影视产业从“创作高地”向“产业高地”的跨越式发展。
在开幕式现场,跨界融合·影动未来——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与AIGC创新伙伴计划重磅启动。 该计划标志着成渝地区正以开放与创新的姿态,整合政、产、学、研、媒顶尖力量,共同擘画一幅以科技驱动文化、以融合赋能传播的未来蓝图。据悉,项目主创负责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介绍,该计划聚焦一个核心目标:促进AIGC科技在影视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成果转化,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强大动能。创新四大重点项目:AI影视工业梦工厂“双百计划”、国际传播研究院、成渝AIGC视听社群与IP创新计划和融媒国际传播AIGC实训基地。
2025成渝影视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川影 供图
据了解,在成渝两地重点影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1个优质影视项目成功签约,涵盖产业合作、国际传播、技术创新、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尽显双城协同的“硬核成果”。成渝影视发展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持续发展的背后源于多维度的合力,既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布局引导,也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影视产品的有效供给,更依托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生的深层共振。
风起巴蜀,影动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川渝两地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合作,共同执笔,在巴山蜀水间描绘一幅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为中国乃至世界光影艺术贡献独特的川渝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