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AI标识、大模型等,该如何治理违规AI广告?
创始人
2025-10-30 14:43:27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吴涛)“一眼看去像是某领域专家,结果发现人物和身份都是AI虚构的。”“宣传图片光鲜亮丽,实景却相差万里,后来才知是AI合成。”

随着AI的广泛应用,AI广告违规风险越来越突出,这些内容涉嫌违背公序良俗、侵权抄袭、虚假宣传等。如何构建有效的AI广告治理体系,成为目前多个行业面临的问题。

仍有AI内容未做标识

一般来说,AI内容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如今,一些不法广告主利用AI技术生成逼真但虚假的消费场景,活跃在短视频、电商等平台上。

此前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应有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记者在多个短视频和电商平台浏览发现,疑似为AI生成但同时又未打AI标识的内容仍然可能出现,尤其是在2025年9月1日之前的存量宣传内容。有业内人士表示,受限于技术和算力成本,平台多依靠自带的AI水印或作者主动声明来识别,如果内容非本平台AI生成,则识别难度增加。

据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庞大的AI用户数量背后,也给AI内容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将如何治理AI广告?

面对海量的AI内容,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已难以为继。治理AI违规广告,必须依靠技术本身。据了解,在AI生成活跃的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已有大模型技术应用其中。

例如,有平台表示,在AI标识方面,90%素材10分钟内完成审核,对比传统审核效率提升了75%。对于涉及违规的广告,大模型通过推理判断,能快速提供精细化拒审理由,告知违规内容出现在视频中的具体时间点或具体画面。

巨量引擎商业安全治理标准负责人项韵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针对违规行为设置了从预警整改、限制新开、账户封停、主体清退等梯度化、多元化处置体系,“今年第三季度已前置拦截涉AI违规素材84万余个。”

快手平台则表示,会在AI生成的内容中添加“AI生成”显示标识、以及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如内容被平台检测为疑似AI内容时,则进行显著提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陌陌CEO唐岩的励志奋斗故事 ...  14年前,唐岩带着他的全部“家当”——一个姑娘、一卷铺盖、2000块钱来到北京。这个建筑系的毕业生...
新浪董事长曹国伟的励志故事 新... 《时代》评价称,新浪微博已成为中国最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之一。  在中国互联网的阵营中,自1998年张朝...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的励志创业故...  2008年开始在宿舍创业,到最新或2023(历届),获得E轮融资,拥有几千员工,服务范围也从上海交...
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吴纯的励志故事...  吴纯,1982年出生于中国武汉。中国惟一的三博士钢琴演奏家。启蒙于陈婉教授,从八岁起,多次获得省市...
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叶嘉莹的励志故...   坚持站着讲课  身着紫色开襟长衫套装的叶嘉莹先生在一阵掌声中从舞台一侧走出来。她因为腰腿之疾,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