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起评:AI赋能IP生态 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
创始人
2025-10-18 11:45:59
0

当内容爆炸的浪潮遇上AIGC的技术革命,文化产业正悄然步入全新周期。当前的内容竞争,不再是简单一种工作或一个人闭门造车的创作模式,而是技术与文化、本土与全球的协同共进。在这场变革中,“好故事”始终是核心竞争力,而AI则成为激活故事价值、拓宽文化边界的关键因素。

新周期的文化产业,正从“单链条内容输出”转向“IP生态共振”。过去,文字是故事的主要载体,而如今,改编、短视频、衍生周边都成为IP与大众互动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文化消费也从“功能需求”转向“情感需求”,潮玩、衍生品等赛道崛起,成为IP商业化的重要出口——如“Labubu”“酱酱”等国产文化衍生品上市即售罄。这种“内容+消费”的联动,让文化IP不再局限于屏幕或书页,而是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情感符号,形成“故事吸引用户,情感带动消费”的闭环。

AI在这场变革中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力“buff”。在创作源头,AI已能实现千万字级内容的深度理解,帮助创作者梳理情节、挖掘伏笔、总结脉络,让作者的灵感不再受限于记忆与精力;在IP开发环节,AI可以高效匹配海量作品库与各端口改编需求,从众多内容中精准筛选适配影视、动漫的IP,激活“不被关注”的版权价值;在形态衍生阶段,AI为漫剧等视觉化改编提供全流程支持,从内容拆解到视觉风格建议,再到具体可用的素材制作,大幅缩短开发制作周期,节省成本。

文化与AI的共生,还需在技术与人文间找到平衡的“天平”。

AI的价值始终是“赋能”而非“替代”——在AIGC时代,原创力仍是作品的灵魂,技术只是让好故事的诞生更高效,而非制造缺乏温度的“算法产物”。要警惕“技术至上”的陷阱,AI虽能提升效率,但若过度依赖算法生成,文化作品便会失去独特的人文温度。

在文化与AI的共生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是世界语言。下一个十年,将是中国超级IP的黄金时代。中国故事正借助IP的多元形态突破语言壁垒。在近期举办的阅文创作大会上,阅文正式推出两项计划:升级“创作合伙人计划”,共创短剧与漫剧新生态;启动“全球潮玩共创计划”,打造文化消费新生态。这种“技术为表、文化为里”的发展模式,才能让文化产业在新周期中行稳致远。

从单一产出到行业共生,从人工创作到AI赋能,文化产业正步入新周期。如何探索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事关产业发展的大局。唯有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

方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观看鉴史问廉后的心得体会100...   《鉴史问廉》深入到历史的肌理,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千百年来,百姓对清...
鉴史问廉心得体会大全 鉴史问廉...  鉴之于史,问己于廉,三省于身,厉行于事,而后才能立于民心。系列专题片《鉴史问廉》在片头引用了习近平...
四有好老师心得体会 四有好老师... 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20万唐军灰飞烟灭,唐玄宗最不...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早在安禄山叛乱之前,唐玄宗...
清华大学发文悼念杨振宁,学校官...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