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鸿蒙技术大会 2025 IDE 分论坛:AI 开发工具革新
创始人
2025-10-10 12:17:17
0

2025-10-10 10:08:21 作者:狼叫兽

9月27日,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 IDE分论坛在湖南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为软件IDE实验室技术专家邓成瑞和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副院长彭鑫担任出品人,共设置9个议题,邀请学术界的教授、企业界专家做精彩分享。论坛聚焦AI驱动的开发工具革新,围绕产业界AI深度融合的开源鸿蒙应用开发实践,探讨在Agentic IDE、自然语言交互等下一代IDE技术的前沿探索。

IDE分论坛成功举办

华为软件IDE实验室技术专家邓成瑞分享了议题《基于BitFun Platform 赋能鸿蒙应用 AI 驱动开发新体验》。BitFun Platform作为华为研发的IDE平台,致力于构建下一代AI Native IDE,打造鸿蒙全场景开发效率与体验利器。BitFun Platform通过打造“快”+“智”的高性能IDE基础底座,在此基础上带来“创”“读”“写”“调”全方位的开发体验提升:“创”,全新的页面创建体验,多模交互生成自带逻辑的页面代码,支持100%预览,实现即时反馈;“读”,全新的代码阅读体验,通过自然语言+图形化符号系统,降低认知;“写”,全新的代码心流编辑体验,一路Tab到底、跨文件预测生成;“调”,AI引导开发者完成性能调优,打造全新的调优体验,让每个普通开发者都成为性能调优专家。

华为软件IDE实验室技术专家邓成瑞

华为终端BG开发者平台能力首席专家刘金华分享了议题《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开发者环境趋势洞察》,介绍了大模型在软件工程领域的行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竞争格局,总结了AI辅助开发的重要性和AI主动/自动开发的演进;对比分析了Cursor的三种模式,Trae的SOLO模式以及Claude Code的零层架构和功能示意;最后就AI Agent编程带来的软件开发模式的系统性重构做畅想。

华为终端BG开发者平台能力首席专家刘金华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石琳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新一代智能IDE的能力建设:个性化代码智能》,指出当前AI辅助开发的核心痛点是个性化智能缺失,造成“智能反成负担”的体验落差。而造成个性化智能缺失的本质是“细粒度知识建模”的困难,针对这一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VirtualME”。VirtualME可以做到从Log-level行为抽取到Task-level行为摘要,为后续开发者个性化建模提供可解释的数据基础。根据开发者的个性画像和查询意图,自动检索相关开发资料,并生成符合其习惯与水平的定制化答案。此外还分享了VirtualME的实验结果——VirtualME在确保回答的正确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个性化体验显著提升,总体评分提升33.80%。最后,对于个性化代码智能最终将发展为构建群体智慧驱动的Agent这一目标进行了展望。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石琳

GitCode深圳公司总经理徐建国以《GitCode与AI的深度融合:鸿蒙应用开发新纪元》为题,揭示AI技术对开发效率的颠覆性提升。GitCode通过AI能力实现三大突破:智能文档生成效率提升500%,大幅减少开发者文档撰写成本;自动化测试生成效率提升300%,加速测试环节闭环;代码补全准确率达95%,降低编码错误率。借助语义理解、动态意图推理与分布式架构,成功打造“流程连续性”开发体验,彻底改变传统开发模式,让鸿蒙应用开发更智能、更高效。同时GitCode AI社区将为广大的开发者提供更多模型、数据集与开发者共建AI社区新生态,给开源鸿蒙注入更多AI能力。

GitCode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徐建国

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副院长、教授彭鑫分享了议题《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开发:复杂系统视角下的一点思考和探索》,指出大模型及Agent等AI技术的发展助推软件开发进入智能化时代,当前代码补全、代码生成、代码解释、缺陷检测等局部化的智能辅助支持已经在软件开发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全自动的应用生成与缺陷修复也有一定的研究与应用,然而系统复杂性也成为相关智能化方法和工具落地应用的主要障碍,需要通过软件设计知识的捕捉支撑更高层次上的软件智能化开发落地。围绕这一方向,复旦大学CodeWisdom团队提出通过代码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持续抽取和沉淀软件设计知识,从而支持问题定位、修改决策、变更影响分析、架构看护等软件维护任务。与此同时也需要正确认识AI技术在企业软件开发中的角色和定位,对于复杂软件开发任务而言,AI很多时候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参谋长”而非“司令员”。

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副院长、教授彭鑫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卜磊分享了议题《主动逐步精化式人机融合编程方法与支撑环境》,探讨大模型时代的人机融合可信编程新范式,介绍了基于主动逐步精化机制的人机融合编程方法。该技术通过将软件工程领域经典的逐步精化式编程机制引入大模型辅助编程,将从自然语言需求到最终代码的编程过程进行逐层拆分,在各层级的编制阶段引入程序员的确认与修正,帮助程序员来理解大模型所生成的代码并承担起代码可信保障的主体责任,从而试图针对编程效率、成本、以及代码可信度这一不可能三角进行突破。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卜磊

华为鸿蒙突击队IDE技术专家俞佳嘉分享了《鸿蒙应用线上稳定性治理实践》,从与伙伴合作的一线视角介绍了大型鸿蒙应用的线上稳定性现状。针对当前鸿蒙应用的线上稳定性痛点问题,提出了围绕检测、分析、优化、运维多维度的稳定性治理体系解决方案。同时,以内存泄漏为例介绍了多个ArkTS和Native的内存泄漏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典型案例。最后,对于鸿蒙应用的线上稳定性治理目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与现场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华为鸿蒙突击队IDE技术专家俞佳嘉

百度文心快码团队高级经理彭云鹏分享了议题《Agent时代软件研发工作台》,认为软件工程智能化已进入智能体组合阶段,通过多智能体的串联、组合、对抗,实现对可解决问题的复杂度和生成结果准确度的提升。以百度为例,全集团AI代码生成占比即将突破50%,实现在代码产出上人与AI贡献比例的反转,软件工程师的智能化变革也即将到达分水岭。在百度,工程师通过文心快码智能体,实现Figma设计稿、图片等素材直接转换代码,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后端需求和调试问题,极大提升了工程师的研发效率。在此赋能下,百度人均需求交付吞吐量提升了26%,即平均每个人多干了26%的工作,同时全集团缺陷数量也下降了15%,极大提升了百度研发效率和质量,加速业务的创新落地。

百度文心快码团队高级经理彭云鹏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通义灵码核心研发工程师彭佳汉分享了议题《Agentic Coding平台Qoder助力开源项目研发》,回顾了AI Coding从代码补全迈向任务级协作的演进历程,系统剖析其在效率提升与工程落地中的机遇与挑战;深入解析Agentic Coding平台Qoder的整体架构与核心技术,并重点介绍了智能上下文引擎、Repo Wiki、Memory系统及Quest Mode等模块,以及各个模块间如何协同实现对项目语义的深度理解,使AI真正“看懂代码、理解需求”;通过开源鸿蒙实战案例展现Qoder如何无缝融入真实开发流程,在复杂任务中显著提升效率,为Vibe Coding提供强有力支持。最后总结了AI Coding落地的关键经验,探讨AI Coding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从“能用”到“好用”的体验跃迁,推动AI Agent成为可信赖的开发伙伴。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通义灵码核心研发工程师彭佳汉

本次IDE分论坛现场氛围高效热烈,与会者积极提问、互动讨论,嘉宾深入讲解、详细介绍,通过技术思想的深度碰撞,让基于AI的智能开发不再是构想。学术界的前沿研究和企业界的创新实践相融合,助力探索并创造出下一代智能开发平台和开发新范式。

大会还设置了展台,展示了华为IDE实验室的BitFun Platform。BitFun Platform是华为公司研发的下一代原生智慧化IDE技术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全新智慧化交互形态、支持多OS平台独立运行的通用IDE,为 DevEco Studio提供高性能底座和先进性能力,为鸿蒙应用开发者带来高性能、智慧化的全新交互体验。

BitFun IDE Platform展台

为参会嘉宾介绍BitFun Platform

基于BitFun Platform强大的代码开发和AI能力平台,提供了Project Insight、Flow Editor、鸿蒙页面智能生成、智慧调优等AI辅助编程工具,帮助开发者高效开发鸿蒙应用及元服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审AI时代人文在场的意义 当下的科技浪潮与科技话语席卷全球,就连一直以推崇和重视人文教育而闻名于世的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芝加...
跨界共绘同心圆 省政府官网首页... 10月9日,福建省政府官网首页、《福建日报》要闻3版通栏刊发通讯《跨越边界的力量:共绘“四市一区”蔚...
最新或2023(历届)录取通知... 最新或2023(历届)录取通知书为什么还没有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特色大比拼  每年七八月,是高招录取...
最新或2023(历届)山东二本... 最新或2023(历届)山东二本录取结果查询,第一次征集志愿时间截至31日17时  7月30日上午,山...
最新或2023(历届)高考北京...   北京市最新或2023(历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本科三批录取志愿征集于7月31日8:00至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