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CT、病例都敢造假,如此骗保真的可“刑”
创始人
2025-09-15 20:16:57
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图源 视觉中国

近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公布第一批各地医保部门落实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典型案例。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济仁中医医院欺诈骗保案例,引发广泛关注。该案中,6名医务人员参与伪造CT及DR检查报告单67份,虚假病历50份,欺诈骗保20.3万元。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却被不法分子视为敛财的“摇钱树”。本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竟也沦为骗保链条上的帮凶。此案中,有的医务人员伪造在本院住院记录;有的模版式批量伪造图像相同、报告雷同、病历一样的医学文书;有的一边在本院虚假“挂床”住院、一边从事诊疗活动;有的因雷同病例问题被暂停医保支付资格,恢复资格后,仍顶风作案,继续参与更为严重的欺诈骗保活动。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针对骗保行为重拳不断,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3.5万家,追回医保基金161.3亿元。然而,即便在监管的高压下,骗保之风仍屡禁不止。一些医务人员敢于“顶风作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传统监管“重机构、轻个人”,处罚往往止于机构摘牌、罚款退赔,而真正操刀造假的“操盘手”却能金蝉脱壳、另起炉灶。更有甚者,与“职业骗保人”勾连成网,形成专业化、链条化的黑色产业,如此监守自盗,知法犯法,是对公共信任的赤裸背叛。守紧群众的“救命钱”,必须进一步织密监管之网,加大打击精度和力度。

提高监管精度。去年9月,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创新推出医保支付资格“驾照式记分”管理制度,将监管触角从“机构”延伸至“个人”,覆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费用审核人员和药店负责人等关键岗位,实现责任到人、动态管理。如今,首批典型案例公布,多名涉案医务人员被记分、暂停乃至终止医保支付资格若干时期,标志着制度从纸面走向现实,监管真正长出了“牙齿”。

加大惩处力度。过去,对骗保的处罚多局限于取消定点资格及退还非法所得,罕有动用刑法严惩。去年2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为依法、精准查办“硕鼠”提供了准绳。目前,这起案件经行刑衔接已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已批捕3人,取保候审3人。这无疑是一记响亮警钟:骗保不是“灰色地带”,踩踏刑法红线,动“救命钱”,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守护好这笔沉甸甸的信任,不能靠“牛栏关猫”式的宽松管理,更不能容忍“罚酒三杯”式的轻纵。唯有让监管更有精度,让惩处更具力度,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实处,用到刀刃上,才能让医保基金真正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坚强后盾,而不是落入贪婪之口的肥美猎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不能吃饭?...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官员上朝,为什么空着肚子...
古代犯人为什么要发配到千里之外...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犯人发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流放,是古代一种较为严重...
古代犯人为什么要发配到千里之外...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犯人发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流放,是古代一种较为严重...
古代犯人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吗 什...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犯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犯人,不管在古代还是...
6米30!杜普兰蒂斯第14次打... 北京时间9月15日消息,在今天进行的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撑杆跳高决赛中,瑞典选手杜普兰蒂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