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助力影视作品艺术升华,电视剧《郑和船队》与网络微短剧《大理寺画师》的总监制封喜军、中国香港青年导演王英德携主创团队将于9月中旬赴嵩山少林寺创作采风,并举办媒体见面会。此次行程旨在为两部剧勘选场景,设计功夫动作戏份,同时汲取少林文化精髓,将“禅武合一”的精神内核融入影视叙事,进一步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
《郑和船队》作为首部全景展现明朝航海史诗的电视剧,以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为主线,还原其“厚往薄来”的外交智慧与化解锡兰危机的历史传奇。剧组不仅计划斥巨资打造福建长乐郑和主题公园,更致力于通过影视化表达呼应“一带一路”战略,传递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而古装探案微短剧《大理寺画师》则以创新“画技破案”模式为核心,讲述现代美术生程忆青穿越古代后,凭借人像复刻技能侦破悬案的奇幻故事。该剧融合权谋、甜宠与单元探案元素,在快节奏叙事中注入严谨逻辑,开辟微短剧精品化新路径。
总监制封喜军始终强调“创新设定+精品制作”的创作理念。此次嵩山少林寺之行,团队将深入考察寺院建筑、武僧训练及禅宗文化,为《郑和船队》中的海上搏斗场景与《大理寺画师》的江湖武打戏份注入真实厚重的功夫美学。中国香港青年导演王英德表示:“少林功夫不仅是动作符号,更是文化基因。《大理寺画师》需在短篇幅内以动作张力抓住观众,《郑和船队》则要通过恢弘的武术设计还原历史质感。赴嵩山少林寺采风,正是为了在动作细节中传递民族精神。”
采风期间,剧组还将举办媒体见面会,首度公开这两部剧的动作设计理念及文化融合方向。封喜军与王英德将分享如何借少林武术的“形神兼备”,深化《郑和船队》的和平史诗主题,以及为《大理寺画师》打造独具特色的悬案动作戏份。此次创作采风,既是影视作品与传统文化的一次对话,亦是以创新视听语言向世界展现中华武术哲思的实践。
从大航海的外交智慧到微短剧的探案奇谋,从少林的千年禅武到荧屏的动态美学,《郑和船队》与《大理寺画师》正以题材创新,探索文化传承的新可能。金秋九月,剧组嵩山少林寺之行即将启幕,这场跨越时空的影视创作共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