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结局刚一个多星期,豆瓣分数从7.8降至7.1,前期好评,大家都看好它会爆,没想到最终以“烂尾”结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骂声就越大,不知分数是否会持续下降。
剧中最让人不舒服的点是重复闪回和反派内讧。
1.重复闪回。
剧情不够,回忆来凑,这部剧的闪回片段加起来都可以凑几集了,是目前为止国产剧中回忆片段最多的吧。
闪回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回忆对比展现人物心理变化,提高观众代入感。或者用于解释事情因果,补充关键信息和制造悬念,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快速闪回可以,偶尔闪回可以,而这部剧中的闪回,冗长且多重复。比如谢鸿飞跟陈子健打电话的画面,郑雅萍问的时候闪回一次,洪亮问时又闪回一次,李人骏问陈子健时又放一遍。剧情可以,就是闪回片段让人给看烦躁了。
高小琴和祁同伟告诉我们,一些心理活动不完全需要回忆编织,靠神情、靠台词语气,靠微动作就可以,要相信好的演员是可以演出想要表达的意思的。
2.反派起内讧。
前半段剧情流畅,还除了剪辑问题,主故事线很勾引人,以乔振兴之死和万海安为主,到后半段整个故事线就散了,七零八落的,加入了反派故事线,一下子拉胯了。
最开始反派还留有悬念时,还挺勾人的,当大家都知道反派成员情况下,怎么用故事,用人物性格推动剧情,抓住观众呢?
剧中是用反派团聚在一起,一顿顿火锅吃后,智商也被吃掉了,剧情越来越偏执,越来越幼稚,最后竟然演起了“义父争夺战”,像是强行给反派团降智一样。
背后大佬禹老大手下两个大将,本来是稳定金三角,因为江远到来,打破了平衡,陈胜龙好像失去了父爱一般,开始叛逆不再听从禹老大安排,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熊磊在过命朋友和忠诚老大之间选择,摇摆不定。陈胜龙策反熊磊,禹老大叫熊磊杀陈胜龙。反派之间的内斗,简直像一场暗潮汹涌的斗地主。最后斗着斗着,警察没找上门,自己先把自己人干没了。
反派团降智,主角团也降智。反派暴露全靠自己内讧自曝,主角团不仅没把坏人抓住,还让坏人熊磊把一个无辜的人民警察给打死了。
如果把反派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删掉,多给一些主角团抓捕反派团的镜头,剧情会更有看点,也不至于会烂尾。
最初追这部剧的意义在于那句“万海无罪”,可到最后万海却死在了黎明前,到头来连从审判长口中听到一句“万海无罪”都没有。
开头乔振兴之死,到结局“我甚至连下面埋的是不是老乔我都不知道。”周梅和女儿消失,连洗冤的镜头都没有。
这部剧虽然收尾不是很精彩,但值得一提的是,审讯戏很精彩,演员之间的眼神流转,你来我往的飚戏,看得人心情澎湃,这部剧能保持7分以上,全靠演员们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