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如何打破“爽疲劳”困局?
创始人
2025-07-06 01:12:18
0


文|33‍‍‍‍‍‍‍‍‍‍‍

曾几何时,微短剧赛道被视为内容创业的“新蓝海”,凭借快节奏、强情绪、低门槛的特性,在短时间内汇聚了海量用户与资本,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流量狂欢。

然而,盛宴之下,暗流涌动。如今,站在行业前沿的微短剧创作者们,也被一种隐隐约约的集体焦虑所笼罩。这份焦虑并非空穴来风,它深植于行业高速发展后暴露的痛点与瓶颈。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上,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江一针见血地指出,高度同质化的内容已让用户产生严重的“爽疲劳”。早期核心用户也开始厌倦套路化叙事,“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付费意愿下降。依赖单一情绪价值贩卖的模式难以为继。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也坦言,平台每周收到超千部剧本,但签约率极低,核心问题就是“同质化特别严重”

野蛮生长带来的红利期消退,如何突破增长天花板、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成为悬在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份焦虑,宣告了仅靠“短平快”收割流量的时代终结,也迫使平台、制作方、创作者必须直面一个核心命题:微短剧的未来,唯有精品化一条路可走。

从“爽感”走向情怀

曾几何时,微短剧行业信奉一条铁律:快节奏、强冲突、极致爽感。李江所描述的第一阶段红利期,正是这种逻辑下的黄金时代:“拿一部网文随便改编一下,就可以通过投流的方式‘剧找用户’,不是用户找剧,拿到情绪价值的变现。”

然而,当行业沉浸在狂飙突进的美梦中时,危机已悄然埋下:用户“爽疲劳”了。“我们也做了一些街头访谈,因为内容高度同质化,即使是重度用户,比如三四线城市年龄偏大的男性用户,他们觉得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是什么样子,也已经不太愿意为每一部微短剧买单了。”

杨海涛的观察则从供给端印证了这场危机:平台每周收到超千部剧本,签约率却低至2%-3%。旧有的创作模式已经失效,空洞失真、缺乏现实骨架的内容,正被市场无情抛弃。

这场深刻的用户觉醒与市场洗牌,迫使微短剧创作必须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它不再是表面上的视听升级,而是一场创作逻辑的重构。李江认为,微短剧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流量叙事,跃迁至第二阶段的影视化表达。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人设服务于剧情,以脸谱化角色推动狗血冲突,那么第二阶段的核心突破,则在于事件服务人物。

他以《好一个乖乖女》的成功为例:“故事本身其实并没有多么奇幻或者吸引人,但是这里面是用事件反过来刻画人物的。原来人物都是脸谱化的,是为剧情服务的。”

正是这种对人物的深度刻画,让《好一个乖乖女》斩获了1.1亿小时的惊人播放时长。用户从单纯的爽感刺激中抽离,开始品味更细腻的情感共鸣。这也标志着微短剧开始向影视艺术的本源回归。

然而,真正的精品化远不止于此,从业者们正将目光投向更具厚度与广度的第三阶段——社会价值期。

当下,以四川方言的烟火气讲述家庭羁绊的《家里家外》、用精巧构思承载民族情怀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将镜头对准乡村法官的《法官的荣耀》等作品,正在引发广泛共鸣。究其原因,正是它们超越了个人恩怨与小情小爱,将个体叙事巧妙地升华为对时代精神的观照、对社会议题的探讨、对文化根脉的守护。

正如李江所说:“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微短剧的影视化特征和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化特征就非常明显了。因为它不只是情绪情感,而已经走到了情怀阶段,是我们大多数观众和用户的基本价值观的共振和共鸣。”

这场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沉淀”的创作升级,是微短剧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它要求创作者不仅要擅于创作吸引人的故事,更要具备洞察现实的眼光、塑造鲜活人物的功力。唯有如此,微短剧才能在内容红海的激烈角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平台如何助力微短剧精品孵化?

单靠创作者的自觉无法支撑起整个行业的精品化转型,精品内容的诞生,也需系统性、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生态支撑。于是,平台们也集体行动起来,成为推动微短剧精品化的核心力量。通过投入巨额激励、建立标准流程、开放核心资源,努力构建一套能够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支持系统。

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啦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平台如何通过“合作策略升级”和“真金白银的激励”来牵引优质产能:“针对制作厂牌设立最高500万元的阶梯式奖励,同时为导演、编剧和IP厂牌提供最高100万元的奖励金额。”她透露,目前已经有合作公司成功地解锁了百万级厂牌激励。这一奖励的目标十分清晰:让好内容获得“更加丰厚的稳定的回报”。

杨海涛则表示,爱奇艺的创作逻辑要从短视频表达向微剧影视化表达转变,策略之一就是用IP改编破除同质化问题。“目前我们在全行业已经拿了近3万部小说IP。爱奇艺APP有一个小说频道,进去之后可以看到一个微剧IP改编专区,我们已经全部开放出来,可以供大家去挑选、改编。”

其首部IP改编微剧《成何体统》的成功上线,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杨海涛分享道:“上线之后表现非常好,在爱奇艺所有品类里面,每一天的拉新都能排到前几名。” 同时,爱奇艺通过“精品短剧百部计划”和更具野心的“短剧大剧计划”,明确传递出对“制作精良”、“系列化”和“题材创新”的精品化标准的坚持。

抖音集团则通过组织架构的优化整合,释放出对微短剧精品化的重视信号。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策略负责人王晨介绍:“抖音集团在5月29日成立了微短剧的版权中心,将原本抖音短剧、红果短剧的相关团队进行了整合。”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微短剧的内容质量,加大对优质合作方和合作伙伴的帮助和扶持”。并以统一版权中心向旗下多个平台进行内容分发,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分发以及更多元的变现渠道”。其两大扶持计划——“辰星计划”和“果燃计划”,成为精品内容的重要推手。

王晨列举了成果:“在这两个计划的推动下,截止2025年6月,抖音集团累计上线超过150部耳熟能详的微短剧作品。”多部作品如《夫妻的春节》《法官的荣耀》等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和荣誉。

李江则从商业模式变革的角度,补充了生态协同的关键一环——免费模式对内容精品化的赋能作用。他指出,早期依赖投流的付费模式迫使内容“节奏必须快、必须紧凑”,“牺牲掉了一些叙事空间”。而免费模式的兴起带来了转机:“用户是可以一直陪着你看下来的,你就没有那么着急一定要抓住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交代事物背后的逻辑,去做一些伏笔,还有立人物。”这为更深度、更精致的叙事提供了可能,直接推动了如河马剧场、红果短剧上精品内容的涌现。

总而言之,平台方通过制定规则、开放资源、提供激励、优化分发,正在为那些渴望突破同质化泥沼、追求内容品质与社会价值的创作者和制作公司,搭建一条通往精品化的可行之路。

精品化的未来在何方?

当微短剧在创作上升级、在产业中形成合力,它的未来便不再局限于小屏方寸间的流量争夺。精品化转型,正推动整个行业突破原有的框架,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创新、与各行各业的深度结合以及全球市场的开拓,共同描绘出微短剧充满潜力的未来。

技术创新正在快速改变微短剧的制作和观看方式。李江看到了AIGC的巨大潜力,他预测道:“大概在3-5年之内,我们会看到微短剧平台逐渐从PGC平台、OGC平台,变成UGC平台。目前我们接触的大量AIGC创作者,特别是超级创作者,利用AIGC进行剧本的撰写,从内容的生成,到最后的剪辑合成上线,1-2个人已经完全可以完成了。”这不仅意味着效率的提高,更可能开启一个普通人也能轻松创作的“全民时代”。

郭靖宇介绍新作《烟雨神游记》时也提到,“它的故事一定是最传统的,但是它也是最科技的,因为里面会有非常重要的人物是AI人物。这是一部AI与真人结合的大型神话剧。” 他认为,这种结合“可能会是整个微短剧市场未来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将为传统故事带来全新的科技魅力。

与此同时,“微短剧+”的模式正在深入各行各业。这一模式,让微短剧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发挥出了更大作用。比如推广通州文旅的《祈安澜》入选“北京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成为推广城市的新名片;深圳卫健委联合出品的《重寻星光》关注孤独症群体,体现了微短剧的社会关怀。

正如李啦所展望的:“微短剧正以蓬勃的创新活力开启跨界融合的新篇章,赋能地方文旅,塑造城市品牌新形象。跨界知识科普领域,搭建大众学习新桥梁。同时承载本土文化精髓,助力文化出海新突破。”

走向全球也是中国微短剧产业的重要目标。李江分享了他们在国际化方面的领先探索:“DramaBox是我们支持的全球的微短剧客户端,去年的时候还得到了谷歌应用商店的推荐。在很多地区,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老牌的Netflix、Tik Tok。”

而出海的关键,则在于传递中国的文化内涵。王晨提到了《重回永乐大典》:“这是国内首部聚焦古籍保护的微短剧,已经进入了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国庆档推荐片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年度片单’。”这正是微短剧向世界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优秀范例。

李江也提出:“我们希望通过把微短剧这种新的业态带出海,让更多海外不了解中国的国际友人,能够通过微短剧了解中国文化。”

技术打开新可能,“微短剧+”连接现实需求,全球市场带来更大舞台,这三个方向共同发力,描绘出一个由精品化定义的未来:微短剧将突破“短”的局限,成为一种融合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乃至国际传播的综合性内容形态。这场由精品化引领的未来探索,或许才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川报早读丨发展动能强劲!9家成... 转自:四川日报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
最新或2023(历届)广州黄埔... 黄埔区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幼儿园招生管理工作,确保招生工作公...
高温橙色预警继续,局部超40℃... 来源:山东省气象台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6日06时0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受副热带高压影响,3-5日...
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激发教师... 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但就目前状况而言,社会地位不高、劳动强度过大、安全责任过重...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教... 篇一: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