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揭示为何鸟类能吃酸?
创始人
2025-06-20 20:20:28
0

中新网昆明6月20日电 (记者 韩帅南)酸味对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是警示信号,但许多鸟类却能广泛取食高酸性水果。为什么鸟类能吃酸?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赖仞课题组揭示了鸟类酸味感知演化奥秘,破解其味觉适应关键机制。

鸟类的酸味觉感知和耐受适应机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供图

赖仞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生物生存策略及环境适应机制研究,近年来在生物环境感知和响应机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近期多项研究证明OTOP1是哺乳动物酸味觉受体,赖仞课题组前期工作识别了一系列生物毒素分子可作为OTOP1的抑制剂或激动剂,为深入研究OTOP1功能机制打下重要基础。

此次,赖仞课题组研究发现OTOP1是鸟类感知酸味的受体。鸟类酸味受体OTOP1在低pH环境下会被酸抑制,减少酸味信号的传递,从而降低酸味带来的不适感。将鸣禽(金丝雀)的OTOP1基因敲入小鼠体内显著降低了小鼠对酸味的神经信号,通过药理学干预酸味受体OTOP1,显著削弱了鸟类(鸽和金丝雀)对酸的耐受能力,证实了该受体在鸟类酸味感知及酸耐受中的核心作用。

进一步分析表明,OTOP1的酸抑制特性与四个关键氨基酸位点(H239、L306、H314、G378)密切相关。而鸣禽(如金丝雀)因携带额外的G378突变,酸耐受能力甚至高于其他鸟类。通过对鸟类祖先受体重建,研究还发现鸣禽的酸耐受进化与甜味感知能力的获得几乎同步发生,这可能推动其食性多样化——既能摄取高酸水果,又能利用糖分资源,从而在进化中占据优势。

该研究表明鸟类酸味受体的功能演化在鸟类以及鸣禽这两个多样性群体的辐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提出了鸣禽酸味耐受与甜味感知协同演化假说,深化了对鸟类辐射演化的理解,为感觉受体的功能演化以适应鸟类生存提供新的见解。

该研究成果以《Molecular evolution of sour tolerance in birds》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净值...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代码515880...
金信多策略精选混合C净值上涨4... 金信多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金信多策略精选混合C,代码020592)公布8月18...
银河智联混合A净值上涨3.24... 银河智联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银河智联混合A,代码519644)公布8月18日最新净...
马大姐超市   □赵戊辰 一  马大姐超市其实叫南环超市,因老板姓马,大家就都喊马大姐超市了。超市开在山东的一个...
天弘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发起A... 天弘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天弘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发起A,代码02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