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最经典的作品,也是一锅粥最喜欢读的小说之一,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你一定会有收获。好了,继续本篇的话题:李寻欢是书香门第,为何高官父亲逼他学武?
李寻欢
很多朋友以为李寻欢武功高绝,是因为他特别喜欢习武,想要追求天下第一的位置。其实不然,天机老人曾经说过一番话,道出他习武的真相,原话是这样的:
这位探花郎不但才高八斗,而且还是位文武全才,幼年就经异人传授了他一身惊世骇俗的绝顶功夫。
这个关键点就在自幼上。一个小孩子他知道什么?他怎么会对武功产生那么大的兴趣,这不是没苦硬吃吗?退一万步来说,他的确是喜欢练武,可父亲也未必会如他意,更不要说请高人传授武功了。因此我们认为,这哪里是李寻欢自幼爱好学武,压根就是被父亲逼着学武啊。那么他父亲为什么这样做呢?下面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 一般来说,像李寻欢这样的家庭是不会让他走习武之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李寻欢生活在明朝中期,而整个明朝有一个现象,那即是起初是重武轻文,而后重文轻武,这是因为随着文官掌控了朝堂,武官的地位越来越低。
李寻欢
而李寻欢的时代处于转型期,社会趋势是重文轻武。尤其是李寻欢的父亲,官居户部尚书,当然知道朝堂的走向,怎么会轻易让儿子走习武的道路,恐怕就是李寻欢自己想学,他也会按住,让他走科考的道路。
其次,李寻欢是书香门第,人家是一门三进士父子三探花。从祖上就以学识闻名天下,根据祖上的传统也是将李寻欢培养成栋梁,那么肯定就往文的方面使劲,事实也是如此,李寻欢高中探花。尤其是李寻欢的父亲一直对家中没有出状元而耿耿于怀,更有理由让李寻欢往文的方面来走。
最后,学武的前途被普遍不看好。相信熟悉原著的朋友们一定看过李寻欢与昔日的铁胆御史胡云冀也就是如今少林高僧心树大师的一番谈话,我们知道李寻欢本来是入朝为官,结果被胡云翼弹劾,说他结交匪类。
很显然朝廷普遍认为江湖中人都是匪徒,不但不登大雅之堂,而且还要着力打击。李寻欢的父亲当然知道这些,按照常理肯定会禁止李寻欢学武。
李寻欢
二 然而我们看到事实却恰恰相反,不但老探花没有禁止李寻欢学武,还在他年幼的时候就请了名师教授给他绝世武功。小孩子天性就是爱玩,幼年学武恐怕是人都不愿意做,毕竟练武是非常辛苦的,妥妥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去练武就跟没苦硬吃是一个道理,如果不是他父亲强迫,李寻欢怎么会这么干呢?
因此李寻欢父亲是刻意让他走习武的道路,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理由恐怕有很多,我尝试列举一些,如果有遗漏,还望大家在评论区里补充。第一,他们老李家好像体质比较弱,或者带有遗传病,练武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大家从原著中也能略微感觉到这种情况,李寻欢的父亲可不止李寻欢这一个儿子,可是我们发现诺大的李园最终只剩下李寻欢一个人,其他人都过世了,这说明他们老李家遗传基因不太好,没有长寿细胞。可是我们看到李寻欢却活了很久,我想与他练武不无关系。
第二,李寻欢父亲有可能贪污,按照常理李寻欢是书香门第,祖上不会有多少钱留下来,可是我们看到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稀世珍宝,李寻欢家里有很多,用富可敌国来描述毫不夸张,一个正常的书香门第,怎么可能积累这么多宝物有这么多钱。
李寻欢
再看看他老爹的职位恐怕能明白点什么,人家是户部尚书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财政部长。当然即便他是户部尚书如果不贪污腐败,他家也不可能这么有钱。十有八九是他贪污了,当然也有例证。中原八义中的金风白说过这样一番话:
只要有朋友找他,他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他的开销一向很大,但他却不像你,他并没有一个做户部尚书的父亲。
虽然表面是说翁老大的,但牵扯出李寻欢的尚书父亲。而李寻欢对此默然。
第三,李寻欢父亲为官那么多年,恐怕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为了报复恐怕会对李家不利,所谓报复当然不会是朝堂上弹劾这样的初级,多半是雇佣杀手进行暗杀,老探花让李寻欢学艺,使得他有自保能力。
李寻欢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可能,这就需要大家去完善,大家不妨把自己想到的其他原因写到评论区,让我也涨涨知识。感谢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