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移动处理器开发,曾经是少数能承担巨额工程成本的大公司才能涉足的领域。然而,近年来,Arm丰富的IP产品组合降低了消费科技公司设计定制处理器的门槛。
谷歌的Tensor系列处理器或许是最著名的例子,它与Arm和三星合作开发,使用了大量三星的技术和零部件,初代Tensor G1内核代号就是S5E9845,甚至与三星Exynos 2100(S5E9840)的命名规则和基础架构高度相似。其CPU集群、电源管理模块、内存控制器等核心组件也基于三星Exynos的成熟设计。Tensor G1于2021年10月量产,首批搭载在Pixel 6系列手机上。
现在,轮到中国厂商小米了——本月它宣布为小米15s Pro 搭载玄戒(XRING)O1处理器,本质上可视为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的小米15的替代品,将面向国内市场发售。
小米早在2017年就已凭借澎湃S1探索定制芯片领域,而 XRING O1则展现出更大的野心。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称为“怪兽级”产品:10个高性能Arm CPU核心和一个强大的16核Arm GPU,足以轻松应对当下的游戏需求,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能保持竞争力。
小米的性能激进主义
至少从规格参数上来看,玄戒O1的表现让其他定制SoC相形见绌。三星的Exynos、谷歌的Tensor,甚至联发科的旗舰天玑9400,都黯然失色,就连高通强悍的骁龙8至尊版也险些被其超越。
为实现这一性能目标,小米采取了“性能优先成本”的开发策略:采用前所未见的“2+4+2+2”架构,两颗强大的ARM Cortex-X925大核搭配四颗Cortex-A725高性能中核,并配备大容量二级缓存,以实现高运算速度。这种配置对高能耗应用而言或许已足够,但小米还为低功耗场景额外配置了两颗低主频Cortex-A725中核和两颗Cortex-A520高效小核,同样配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缓存。
GPU配置同样堪称夸张:16个核心几乎达到Arm对移动设备的推荐上限,性能已接近轻薄笔记本电脑级别。XRING O1虽体积小巧,却基于台积电顶尖的第二代3nm工艺打造 —— 这一工艺成本高昂,苹果和高通均将其用于旗舰处理器。
玄戒O1还支持诸多主流功能:小米15S Pro配备蓝牙5.4、Wi-Fi 7、8K 24fps视频录制、4K 30fps夜景拍摄、USB 3.2 Gen 2数据传输,以及联发科T800基带支持的5G网络。
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观察这款芯片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以及如此强劲的性能是否能避免过热降频问题。为直观展现其规格优势,我制作了一张对比图:
谷歌Tensor的困境与选择
这对小米粉丝而言是个好消息,也表明现成的SoC设计未必需要以性能妥协为代价,但也让我对即将推出的谷歌Pixel 10系列感到担忧。众所周知,谷歌下一代搭载Tensor G5处理器的Pixel 10系列性能表现远不及小米玄戒O1。倘若小米能在第二次尝试中就推出如此高端的芯片,谷歌在第五代 Tensor之后仍表现乏力,又该作何解释?
据悉,Tensor G5沿用Arm 2023年发布的Cortex-X4 CPU 核心,而小米则采用了两颗最新的Cortex-X925核心。诚然,谷歌计划调整中核架构,并采用性能稍强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DXT图形芯片,但这仍难以让Pixel系列摇身一变成为性能强机。
Android 16的新增功能显示,Pixel手机的性能仍有提升空间。但谷歌似乎更愿意聚焦其他领域:更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更智能的机器学习算法以及AI驱动的摄像头功能,这些对于Pixel系列似乎比常规运算性能更有效,毕竟软件体验是其用户体验的核心。
然而,若谷歌希望用户真正利用Android 16新推出的桌面模式,在Pixel手机上流畅运行大型游戏,甚至确保系统在七年更新周期内保持流畅,Pixel就需要更强劲的性能支撑,以与竞争对手抗衡。
性能差距背后的战略逻辑
我并非建议谷歌彻底重造Tensor处理器架构,我曾用过Pixel 6 Pro和Pixel 9 Pro XL,对日常使用的流畅度颇为满意,其AI和影像功能也颇具优势,Pixel系列的影音、拍照得分长年排在DXOMARK前十位。小米玄界O1能否在软件集成度和功能深度上与谷歌匹敌,仍需时间验证。
即便如此,芯片原始性能仍是不可忽视的要素。没人愿意花费1199美元(约合人民币8780元)购买一部Pixel 10 Pro XL,却在跑分上被一些售价两三千的低价机型超越(你以为你是华为啊)。随着Pixel旗舰手机性能与高通和联发科机芯的差距越拉越大,且骁龙7gen4等中端芯片性能持续提升,谷歌Pixel旗舰的问题在明年或将愈发突出——连高通中端机型都打不过了。
谷歌需要提升Tensor的性能,必须实现显著突破,才能在旗舰芯片领域保持竞争力。小米玄戒O1的成功证明,性能的关键不在于获取IP或选择制造合作伙伴,而在于战略取舍。目前,谷歌的选择正制约着其发展。
倘若小米都能够打造出如此强劲的芯片,谷歌显然有能力为 Tensor注入更多活力。当然,成本仍是谷歌需要考量的因素, 据报道,小米已斥资135亿元人民币(19亿美元)开发玄戒O1芯片。这笔巨额投入解释了该芯片为何具备高规格,也表明小米有意减少对高通等美国公司的依赖,同时为其在更多产品线中采用自研芯片、推进中国技术自主化目标奠定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单靠硬件规格无法确保成功。为使玄戒O1真正具备竞争力,小米必须提供长期驱动程序优化和系统支持,以及基于AI拍摄算法的实用功能。尽管谷歌在芯片原始性能上落后,但在这些领域仍处于Android阵营的领先地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三年来谷歌Pixel的DXOMARK拍照功能得分一直稳压小米一头。
即便如此,玄戒O1仍是一次大胆且充满希望的尝试,它向谷歌、三星、联发科乃至高通发出了明确信号:移动芯片领域的现有格局并非不可颠覆,变革已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