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日,欧盟宣布对俄罗斯实施第17轮制裁,重点针对俄罗斯能源、军事和金融等领域。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时表示,双方正在密切协调下一步行动,现在正是加大对俄罗斯施压、推动停火谈判的时候。欧盟对俄第18轮制裁措施也正在酝酿制定当中。
△《乌克兰真理报》网站报道截图
对于欧盟的最新制裁决定,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0日表示,美国政府目前没准备好支持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该立场与特朗普政府希望继续在调解乌克兰冲突中发挥作用有关。
△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网站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分别通电话。三方同意继续俄乌谈判,但在领土和撤军问题上未有进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不再与欧洲一起继续制裁俄罗斯,符合美国当下的利益需求。
欧盟继续对俄制裁,是想用强制手段逼迫俄罗斯尽快停火。美国虽然也主张停火,但想法跟欧盟有所不同。特朗普的态度非常明确,在他眼里,俄乌冲突是美国额外的负担,必须尽快解决掉,否则就是赔本的买卖。这符合特朗普的交易主义原则。
特朗普上台前曾信誓旦旦地称“一旦就职就要48小时内结束冲突”。但现在好几个月过去了,“说到做不到”无论对特朗普个人还是美国的政治声誉都是一种冲击。因此美国现在的选择更倾向于尽快通过外交手段推动停火谈判,同时也不认为制裁俄罗斯能够取得什么所谓的预期效果。
日前特朗普刚刚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了电话,称美国希望保留跟俄罗斯直接对话的渠道。如果美国此时和欧洲一块儿搞加码制裁,肯定会削弱俄方谈判的意愿,带来更加负面的效果,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需求。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王朔认为,欧盟在没有美国的支持下单独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不仅效果将十分有限,而且还可能对欧美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其实,无论是欧盟单独实施制裁,还是整个西方在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采取的制裁,作用都是相对有限的。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早已无法掌控全世界的经济。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大国,俄罗斯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内生韧性。因此,俄乌冲突爆发至今,俄罗斯并没有像西方设想的那样迅速被搞垮,反而是欧盟对俄罗斯能源高度依赖,制裁导致自身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工业竞争力下降,还不得不通过第三方被迫间接进口俄罗斯的能源。
欧盟现在实施单独制裁,更像是表达一种姿态,其效果只能比之前更差,而且一定会给本来就渐行渐远的欧美关系带来更负面的冲击。毕竟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利益矛盾越来越明显。
欧盟现在最担心的是,美国对俄乌冲突谈判弃之不理,让俄乌两家自己谈。没有美国的介入,欧盟担心自己顶不住俄方的压力。因此欧盟现在一边做强硬表态,一边想拉住美国,但是美方显然有自己的算盘。
素材来源丨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新闻眼》
记者丨王凯波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李龙 耿海艳 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