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今晨,北京连发雷电、冰雹、大风预警。近期,北京常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明明白天晴空万里,傍晚至夜间就开始有雷雨、冰雹。为何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总是“组团”来?为何冰雹总在晚上来?
据气象部门介绍,在春夏季节,冷涡系统是影响北京地区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冷涡配合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在不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容易形成逆时针旋转的螺旋雨带。雨带内强烈发展的对流风暴会给北京地区带来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同时,作为北京地区从春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交替阶段,每年5月至6月也是冰雹相对多发期。此时,下垫面逐渐回暖,但高空仍受冷空气影响,“上冷下热”的天气条件非常有利于冰雹的形成。
这种不稳定层结使得空气容易形成强烈的对流活动,从而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也逐渐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冰雹形成的可能性。
13日夜间,北京城区多地出现了较强烈的冰雹天气过程,晚上突然出现的冰雹让人措手不及。
为何冰雹总在晚上来?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受热后空气上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如果高空存在冷空气层,这种“上冷下热”的剧烈对流就会为冰雹的形成创造条件。白天较高的气温为冰雹提供了热力驱动的上升气流,而高空冷空气与湿热气流的碰撞就形成了冰雹。
到了夜间,随着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增强,近地面空气温度逐渐降低,但是高空中的冷空气层仍然存在,并且与近地面的湿热空气形成强烈的对流。这种对流活动使得云层内的水滴和小颗粒物被反复抛起和冲击,不断增长并最终形成冰雹。
编辑 白爽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