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买车,除了车这个产品本身,对于它背后的车企也很关注,它的规模怎么样?靠不靠谱?会不会跑路?但指望普通老百姓看懂企业报表肯定是不现实的,不过倒是可以关注一个数据,那就是负债。
在现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车企负债情况成为衡量其财务健康与战略布局的关键指标。从2024年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负债数据来看,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那就是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负债越多企业状况说不定反而更好。
汽车行业作为重资产、高研发投入的典型领域,企业规模与总负债往往呈现正相关,说人话就是,越大的企业,总负债可能就越多,像大众、丰田这样的全球头部车企,2024年总负债均超万亿元,占营收比例普遍超过120%,可以说是“入不敷出”,但这只能说明这些巨头运营状况良好,人家通过大规模融资来支撑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负债水平基本代表了业务体量。
相比之下,国内车企的负债规模虽低于国际巨头,但同样遵循“规模越大、负债越高”的规律。比亚迪2024年营收7771亿元,总负债5847亿元,占总营收的75%;吉利、奇瑞等企业的总负债也与其营收规模基本匹配,也就是说负债并非单纯的风险信号,而是企业扩张过程中的必要杠杆。
而且哪怕都是负债,不同种类的负债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比如说有息负债就和融资正相关,有息负债越高,说明车企对银行贷款或债券融资的依赖度也越高,而车企负债里面像是应付账款、预收款这样无息的经营性负债占比更高,反而说明车企的财务成本更低,营收也在快速增长,营收提升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反而会逐步抵消负债压力,像比亚迪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资产负债率已降至70.7%,半年内下降近7个百分点,年内说不定会进入到“60%”区间。
还有两个数值也很关键,就是应付账款占营收比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这两个数值越低越能代表,越能代表车企的产业链布局的完善性和现金流的稳定。总的来说,就一句话,负债的数字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与运营优化,将负债转化为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