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F-35生产线还在为软件BUG抓耳挠腮时,中国西飞和成飞的车间里正上演着“双线狂飙”——这边歼-20以三天一架的速度下饺子,那边歼-16的脉动生产线却24小时亮着绿灯。军迷们直呼看不懂:五代机都量产了,还要四代半的歼-16干啥?这背后的战略算盘,可比菜市场大妈砍价还精!
一、算盘打得震天响:成本与效率的黄金比例
别看歼-20隐身涂层闪得跟黑科技似的,每架造价顶三架歼-16。举个实在例子,歼-16挂满12枚导弹飞一趟台海巡逻,油钱加弹药费够歼-20隐身涂料补个漆。更狠的是歼-16维护简单到能拿扳手搞定,野战机场铺块钢板就能起降,这种“糙汉体质”在东南沿海的台风天里比娇贵的五代机靠谱多了。
生产速度更是碾压级,成飞四条脉动生产线全开,歼-20年产破百架已是基操,可沈飞的歼-16生产线也没闲着,去年光第13批就交付了24架,总服役量直奔400架大关。这波操作就像火锅店既卖精品肥牛也推毛肚拼盘——高端局要牌面,日常局更要实惠。
二、战场角色分得门儿清:刺客与战士的完美CP
歼-20是暗夜刺客,专挑F-22、预警机这些高价值目标下黑手,可你让刺客去搬砖炸碉堡就太浪费了。歼-16这12吨载弹量的“炸弹卡车”,挂上鹰击-12反舰导弹能掀翻航母,带上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能拆地堡,活脱脱战场的万能瑞士军刀。
去年东海联合演习,歼-20负责踹门敲掉雷达站,歼-16立马跟进撒导弹雨,这套组合拳打得比美团外卖还讲究时效。更绝的是歼-16D电子战型号,去年南海对峙时开着电磁干扰,硬是把美军EP-3E侦察机逼得调头跑路——这活让隐身战机干?等于拿金条砸核桃!
三、工业狂魔的底气:全产业链的降维打击
歼-16的国产化率早就突破95%,从太行发动机到氮化镓雷达全自主,战时不怕卡脖子。反观歼-20虽然换上涡扇-15心脏,但隐身材料和芯片还得精细打磨。现在沈飞车间老师傅带徒弟,歼-16产线既是练兵场又是技术储备库,哪天六代机要量产,这帮熟练工转岗比外卖骑手抢单还利索。
更关键的是养活产业链,成飞专攻歼-20这种米其林大餐,沈飞就包圆歼-16这类家常菜,全国航空厂子雨露均沾。去年光是给巴基斯坦出口的歼-10CE,零件供应链就养活了17个省市的300多家企业——这哪是造飞机?分明是给中国制造装涡轮增压!
四、战略缓冲带的智慧:三代机退役潮的硬核接棒
现在空军还有几百架歼-7等着退休,总不能全让歼-20顶班吧?歼-16这时候冲出来,就像滴滴专车接手淘汰的夏利——载重大、跑得远、不挑食。东海防空识别区日常巡逻,让歼-20去等于开劳斯莱斯送快递,歼-16挂副油箱飞个五小时,回来还能顺道做套战术机动。
更绝的是战备值班,福建前线的歼-16挂着实弹24小时待命,发动机热车时间比歼-20少一半。真要台海有事,两百架歼-16能同时从八个方向突防,这种饱和式打击,宙斯盾系统看了都得喊“CPU过载”。
从歼-20的隐身利刃到歼-16的多面重锤,中国空军这手“高低搭配”玩得比火锅鸳鸯锅还溜。某些人总爱掰扯“四代机过时论”,却忘了战场不是T台走秀——歼-16的12吨载弹量砸下去,可比隐身战机的优雅突防实在多了。
等哪天六代机亮相,歼-20转行当起“空中指挥所”,歼-16估计已经升级成“智能导弹母舰”。这波操作哪是简单的装备迭代?分明是工业体系的全方位碾压!下次再看见歼-16挂着反辐射导弹掠过台海,建议某些人好好琢磨——中国空军要的不是某款战机的独角戏,而是奏响星辰大海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