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6岁老臣李善长辞官种地、养老,朱元璋为何还要满门抄斩?
创始人
2025-05-05 12:21:23
0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的1390年,明朝的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被朱元璋以胡惟庸疑党为名被逼自尽,全家上下七十多口人均被株连处死。因为其他开国功臣一一被处死,再加上李善长被杀一事,朱元璋也被后人诟病为暴君、过河拆桥,因为疑心病重杀了和他共事大半辈子的臣子。

李善长被称为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与朱元璋同为淮西老乡,处事稳重,足智多谋。他能够把每一件事情处理得面面俱到,完美无暇,令朱元璋得以无忧无虑。明朝建立后,李善长被朱元璋任命为中书省左丞相,朱元璋说过“当年萧何有馈饷之功,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列“开国六公”之首。李善长的功劳与威望显而易见。但位极人臣后,无疑使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其实在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对李善长可以说是信任有加,但是李善长有很多行为并没有恪守臣子的本分,做了很多朱元璋无法忍受的行为,久而久之,芝麻堆成了山,便引来了杀身之祸。很多事情的发生让朱元璋对他起了杀心。

有人说,杀李善长是为了给皇孙接班扫清障碍,这是明显的谬误论断。李善长被杀,是1390年五月,那个时候太子朱标不但身体好得很,威信也是极高的。而一个已经七十多岁老年垂已的文官,不可能对朱标产生任何威胁。1390年4月,李善长被杀的前一个月,朱元璋的八皇子长沙王朱梓自焚而死,原因是被打成胡惟庸一党。很显然,皇子既然如此,更何况一个老年臣子呢。做为胡惟庸亲戚的李善长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当年,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朱元璋诛杀了胡惟庸,明智的李善长审时度势,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地位与价值。他试探性地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希望回家种地养老。此时的朱元璋毫无挽留之意,果断批准了他的请求。

已经位高权重的李善长就这样以体面的方式退休,交出了左丞相的权位,但他身离官场却还时常迷恋于权势,以至于在朝堂的影响力依旧很大,李善长是以谋略起家的,他的谦退只会被朱元璋认为是一时的韬晦之计,越这样越让人不放心。

由丁斌一案被逮捕的李存义父子,又揭发了胡惟庸曾与李善长密谋“造反”,据李存义交代,当年胡惟庸企图谋反时,曾派自己去劝说李善长加入,“善长惊骇不已,虽未同意,然颇为心动”。就在此时,又有御史弹劾李善长,蓝玉曾经掌握了胡惟庸与北元私通的罪证,而李善长也是匿而不报;而且当时钦天监也有上报:星变异常,将有灾祸发生,根据钦天监的卦象占卜,这次天灾将会应验在某个大臣身上。

从罪状中可以判定,李善长犯的是不可饶恕的“谋逆”大罪,即使是76岁的高龄且归乡养老,都不能逃过朱元璋对叛逆者的痛恨!即使手中有朱元璋赐予的免死丹书铁券也无能为力。况且,铁券是点明不能免谋逆之罪的。

洪武末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孙朱允炆留下一个稳定的政局,便大肆清算功勋旧将,昔日有能力有威望的功勋几乎被赶尽杀绝,而李善长也属于这类人,所以小编认为,明太祖只是需要一个理由去诛杀李善长,至于他的那些“谋反”罪证,很可能是锦衣卫严厉酷刑下的“产物”,朱元璋正是需要这些“证据”,至于实际如何可能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契奇39分无奈落败,斯洛文尼... 在2025年FIBA欧洲篮球锦标赛的四分之一决赛中,斯洛文尼亚队与德国队的对决成为了球迷们瞩目的焦点...
最新或2023(历届)天津医科...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
最新或2023(历届)白山市高... 白山市文科优秀考生 李朋健  对明星不感兴趣 没看过“跑男”  性别:男  学校:白山市第二中学  ...
最新或2023(历届)天津中医...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
最新或2023(历届)天津农学...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200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