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聽·評述|地方文旅宣传如何跳出“庸俗化陷阱”?
创始人
2025-05-02 04:40:44
0

近年来,地方文旅宣传进入“内卷”时代,各地为争夺流量各出奇招,但不少策略却滑向庸俗化、媚俗化的深渊。从“土味营销”到“审丑狂欢”,从“千城一面”到“文化失真”,文旅推广似乎陷入“不疯魔不成活”的怪圈。如何让地方文旅宣传既有流量又有格调,既吸引眼球又不失文化底蕴,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

庸俗化、媚俗化的根源:流量焦虑与短视思维。地方文旅的“庸俗化”现象,本质上是“流量至上”思维的产物。在短视频时代,文旅宣传被简化为“15秒爆款”,导致不少地方盲目追求“出圈”,甚至不惜以低俗、猎奇、夸张的方式博取关注。

例如:文化符号的滥用,某些景区生搬硬套网红玩法,如“不倒翁小姐姐”遍地开花,最终让游客审美疲劳。审丑营销的泛滥,个别地方刻意制造“土味”“雷人”形象,如某地“网红局长”Cosplay孙悟空,虽短期引流,却透支文化严肃性。同质化内卷,从“小XX”到“XX之都”,文旅标签高度雷同,缺乏真正的地方特色。

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文旅宣传的短视性——只追求短期流量,忽视长期品牌建设,最终导致“昙花一现”式的爆火,难以持续。

文旅宣传的核心矛盾,文化深度VS传播热度。文旅推广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在“文化深度”和“传播热度”之间找到平衡。一些成功案例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河南卫视“节日系列”:以现代科技诠释传统文化,既保持文化高度,又符合年轻审美,实现口碑与流量双赢。

淄博烧烤“人情味营销”,不靠夸张表演,而是以市民诚信、政府高效服务打动游客,证明真诚比噱头更持久;西安“盛唐IP”,以“长安十二时辰”等沉浸式体验,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而非简单堆砌古装元素。

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尊重文化本真,创新表达方式,让传播服务于文化,而非让文化屈从于流量。

未来方向,从“网红”到“长红”的文旅升级。要让地方文旅宣传避免庸俗化,需从以下几个层面突破:回归文化本真:文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特的地域文化,而非跟风网红。如福建土楼以“世遗+民宿”模式,让游客体验真实客家生活,而非仅拍照打卡。

建立科学评估体系:文旅成功与否,不能仅看短视频播放量,而应综合游客满意度、文化传播深度、社区受益度等指标。鼓励专业机构与在地社群参与,避免文旅宣传成为“政府独角戏”,让非遗传承人、本地居民成为文化讲述者,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

允许创新试错,文旅创新需要时间沉淀,如成都“蜀宫夜宴”初期受争议,但通过调整最终成为精品项目,证明文化探索需包容空间。

结语:文旅宣传的本质是文化自信的表达

真正的文旅“出圈”,不应是文化自我矮化的结果,而应是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当地方文旅不再依赖低俗噱头,而是以独特的文化魅力、真诚的待客之道、创新的表达方式吸引游客时,才能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跨越。未来的文旅竞争,必将是文化深度的竞争——谁能在喧嚣中坚守本真,谁就能赢得真正的长久吸引力。(供稿:唐传艳 旅游工作者)

编者按:时代在变,声音多元。从2025年5月1日起,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正式推出《读听·评述》栏目,以深度观察、多维解读和理性评述,记录社会变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观点纷杂的时代。我们期待以专业视角梳理现象背后的逻辑,以开放姿态聆听不同群体的声音,以建设性态度探讨发展路径。《读听·评述》将融合文字、音频、数据与互动技术,打造兼具思想性和传播力的内容产品,让思考更有价值,让讨论更具建设性。

首期聚焦“宣传的本质是“信任经济””,我们将带您走进未来职场,解析技术变革如何重塑就业生态,倾听从业者的真实故事,探讨个人与行业如何适应这一浪潮。

时代向前,我们与您同行,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举下注,公募拥抱AI 钛媒体App 9月14日消息,今年以来,重仓AI在公募投资圈已不再是时髦的操作,更成为一种常识。Wi...
中考英语新题型之短文填词 中考...   参考答案:1.on 2.candles 3.is 4.make a wish5.in one g...
西城中考一模成绩前8的初中学校... 最新或2023(历届)西城中考一模成绩前8名的学校名单  更新数据:最新或2023(历届)西城一模1...
最新或2023(历届)丰台区初... “北京初中生”公众号,隶属于三好网,这里每天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中考资讯、最专业的报考指南和最全面的学...
为了迎接新中考,暗含的“玄机”... 童鞋们,要说最近校园里有什么紧张的大事,每学期如约而至的期中考试绝对榜上有名!  所谓考试,必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