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是那一块儿料,不鸡他也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成绩。但是如果孩子在学校让他不开窍,或者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你压上你的全部家当,换来的可能只是一句“我尽力了,我不后悔”,然后一无所有。
不是所有的娃都能“鸡”出来的,也不是所有的孩子不“鸡”就能有一个肉眼可见的美好未来。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确实遇到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说的是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妹。
哥哥的爸爸因为意外去世,年轻又没什么文化的母亲改嫁他人,给他生了个妹妹。
他则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保证他吃饱穿暖已经不易,根本没有能力在学习上帮助他。
但是哥哥非常爱学习,爱读书,所以即使没有父母的助力,他也能够非常自律地要求自己把学习搞好。
并且他对学习非常感兴趣且饱有热情,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而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结果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考上了非常棒的大学。
可是他那同母异父的妹妹,天生就是一个学渣。她非常文静,从来不捣乱,待人接物也非常周到热情,脑子也转得非常快。但是在学习上她却一窍不通。
我当时认识她的时候,她大概在上4年级。我看过她的作业,字写得歪歪扭扭不说,答案基本没有对的,尤其数学连非常基础的加减法都做错。
你看到她的表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竟然有一个学霸哥哥。
但实际上,她确实有一个学习成绩一直非常突出的哥哥,而她确实是在学习上始终不开窍的孩子。
如此优秀的哥哥,也曾经想过要带一带妹妹,但是完全带不动,最后他不得不放弃。
当然妹妹学习成绩不好,只代表他在学习上没有这个能力,不代表她未来的人生就一定一片灰暗。
但是哥哥因为成绩一直很优秀,所以他从小就获得很多优质的资源。包括现在他已经上了大学,也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能拿到学校奖学金,并且他也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学业之外赚一些费用,可以,他在大学期间根本没有问家里要过钱。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无论任何时候,有知识且能把钱能把知识拿来变现的人大多比同龄人过得好很多。
但是像哥哥这样擅长学习,热爱学习,又懂得把学习的知识转化成金钱的人并不多。
大部分人都是就算拼尽全力给孩子找资源学习,他也只能是个中等生,甚至是差生。
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和坚持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所以哪怕家长能够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学习资源,他们也很难出类拔萃。
说我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那些从小在辅导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上辅导班儿之前什么成绩,在上完辅导班儿之后还是那个成绩,甚至还有个别人出现了倒退。
这说明什么?是父母不够努力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些能拿出钱让孩子拼命学习的父母,一定是拼尽努力托举孩子的父母。
是孩子不够努力吗?也不完全是,因为有的孩子真的很努力,最后也拼不过有天赋却从来不吃学习苦的人。
因此,为了孩子地基稳固家长们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督促娃,但也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实际能力。
如果孩子天性不爱学习,亦或是想学习但是做了很多努力成绩也不见起色,那就别再认死理,而是赶快更改方向,去找孩子优势,让孩子从优势出发,把优势放大、做精,同样有出头之日。
当然咱们说的出头之日,未必跨越阶级的那种,大概率就是过得还不错的普通人,毕竟想成为不普通的人,除了能力突出外,还要有命和运,及时机和贵人,当然家庭背景也很重要,如果这些条件一条也不具备,除非孩子天资过人,否则大概率只能普普通通。
普普通通没什么不好,因为一个普通人能顺风顺水、健健康康一辈子本就已经很不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