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的火折子,为何轻轻一吹就会着火?古人的智慧让人叹服
创始人
2025-03-20 14:21:50
0

对于经常看古装剧的一些观众来说,可能对剧中出现的一些“高科技”工具感到非常的诧异。就比如剧中经常用来在黑暗中打火和照明的那个“打火机”,简直比现在的打火机还要先进,只需要轻轻一吹,就可以将其点燃,而且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不灭。而这种神奇的照明工具,就是火折子。

火折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577年南北朝时期。当时因为战乱频繁,资源紧缺,日常的取火也变得非常困难。北齐的一个宫女就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火折子,将粗糙的土制纸卷紧密包裹,用火点燃后再吹灭,只留下一些火星。这样的火折子能够保存很长的时间,等到要用的时候,只需要吹燃火星,就能点燃纸卷,进行生火和照明。

但是这种火折子吹起来并不简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保证短促和平缓的气息才能够吹燃火星,并且这种火折子制作的步骤和材料都比较繁杂,所以一般只有皇室贵族和富户人家才会经常备用一些火折子。

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对火折子有着完善和改进,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步骤。要先将红薯藤蔓在水中浸泡,在加上棉花,芦苇等材料,进行捶打晒干。再用硫磺、松香、磷硝等材料加工,最后折成长扁桶。这样的工序十分复杂,且运用了不少的化学知识,这在当时那个时代,非常能够体现古人的智慧和创新意识。

但是因为火折子制作和使用都过于繁琐,所以民间所常用的打火工具并不是它,而是另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火镰”。关于火镰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一般推测其发明于中古时期。《水浒传》中就有关于火镰的描写,可见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打火工具。

火镰的打火原理相较于火折子要简单很多,就是利用摩擦起火的原理,在使用时让火镰和火石反复摩擦之后发热,之后用力猛击,用产生的火花点燃垫在火石下面的艾绒,虽然看似方法极其原始,但是却非常方便和实用。

在明清时期,因为烟草的传入,火镰更是成为了居家必备的生活工具。此时的火镰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可以进行大小和形状的定制,一些达官贵人为了彰显身份更是用金银制作火镰,进行雕刻,用宝石镶嵌,用来作为身份的象征。

在清代,火镰还是定亲的聘礼之一,用来作为对新娘子的祝福之物,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28回就有这样的描述“一分火石火镰片儿,一把手取灯儿,一块磨刀石……”。

直到火柴和打火机的大量普及,火折子和火镰才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这些历史悠久的打火工具还比较常见,很多上了年岁的人都曾使用过这样的“古董”,也是一代人心里的珍贵回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提升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 转自:光明网  作者:李岩(大连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  暑假来...
中考学会这样答题 :分段得分,... 面临中考,同学们都想考出一个好成绩,顺利的踏入自己理想的高中。如果同学们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方面是对...
中考倒计时12天,妈妈写给孩子...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为了给孩子加油鼓劲,初四妈妈为儿子写了一封信:儿子,你要知道:你并非孤身作战,...
得实验题者得天下:中考常考的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在人教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何区分凸凹...
考前抱佛脚:三招破解“首字母填... 2009到最新或2023(历届)共八年的中考卷的首字母填空,其中形容词出现了16题,平均每年两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