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湖南邵阳的一家医院内两男子大吵大闹,原来他们是亲兄弟,他们86岁的老父亲此刻正遭受着癌症的痛苦折磨,已经住院治疗5个月了,然而近一个月的住院费却迟迟没有交。让人意外的是,两个人作为儿子,明明有条件,却都不愿自己掏3000元住院费。
老人躺在病床上,疾病的折磨已经让他难以忍受,儿女的不孝与争执更是让他悲痛万分。身为人子,为什么两兄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不愿拿出3000元的住院费,甚至大打出手呢?
一、惨遭变故
这个身患癌症的86岁老人名叫张远太,年轻的时候靠着自己剃头的手艺,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而且手艺好收费低,顾客更是络绎不绝,纷纷称赞。
他一共有两儿两女,如果不是妻子生完小儿子后身患重疾不幸去世,他们也会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没有了妻子,张远太只能一个人养活四个孩子。尽管每天省吃俭用,渐渐地也入不敷出,越来越拮据的生活让他不得不将刚成年的大女儿远嫁他乡。
一家人靠着张远太剃头挣来的微薄收入生活着。作为父亲,张远自然望子成龙,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读书,但两个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上到中学就辍学了。
三女儿嫁人后,家里只剩下两个儿子。二儿子叫张正斌,还算有出息,虽然学习不好,但很会做生意,在外打拼多年后也有了自己的资产,小儿子张思斌的状况却不尽人意,不仅学习不行,也没有一技傍身,只是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二、儿子不睦
兄弟俩关系并不好,之后更是因为张远太给他们置办的给他们娶媳妇用的两块宅基地彻底激发了矛盾。
大儿子在外打拼,靠着自己的五金店挣了钱,不仅在老家盖了房,还在城里买了房。小儿子没钱,想尝试做生意,但因为租不起仓库,便想借用哥哥的新房。张正斌虽然不愿意,但看在父亲的面子上,还是同意了。
张思斌读书不行,经商也不行,很快就亏本了,还是跟着父亲一起生活。直到2000年,张思斌竟然趁着办理房产证私自将哥哥的房子占为己有。
张正斌一怒之下将弟弟告上了法庭,靠着他盖房时的各种收据作为证据,法院判处张思斌将房子归还张正斌。至此两兄弟彻底决裂。
张思斌不甘心,便想去城里闯一闯。几经周折,他找了个运货司机的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后来,大儿子倒是经常回家看望父亲,小儿子却只顾着自己,从没回过家。
直到2008年张远太住院了,张思斌才舍得回来看看。在城里打拼多年,他也积攒了一些积蓄,但看到父亲的破旧老房子,却不管不顾,只是着手盖起了自己的房子。
后来,为了聊表孝心,他给哥哥打电话说:“父亲生病都是因为房子太破,你在城里住着,老家的房子空着没人住,还不如让父亲住进去。”
张正斌却说他的房子已经租了,说完就挂了电话。张思斌知道他是在骗自己,怂恿父亲去告张正斌。
张远太本没有那么多想法,但张思斌整日软磨硬泡,最终竟真的将张正斌告上了法庭。两兄弟碰面剑拔弩张,虽然父亲心软撤诉了,但两兄弟的感情越来越紧张了。
三、身患绝症
张思斌盖好自己的房子后,就丢下父亲又去了城里,后来买了车,干网约车司机,生活安定下来,却从没想过回去看看父亲。张正斌则是生意越做越大,在城里又买了一套房子。
孤身一人在老宅住着的父亲,86岁了还要靠给人理发来生活。那天张远太突然晕倒被送到了医院,被确诊为癌症晚期。
老人给自己存下了5万块钱,父子三人商量着先用老人的钱,不够了再由两兄弟出钱。本来老人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不愿做过多的治疗,只是每天输液在医院住着,在他看来,医院的环境比老宅好太多了。这样每月花费的钱也只有1000,5万元很够用。但没想到只住了五个月,却欠下医院3000元。
医院打电话给兄弟俩,但两人都不愿出这3000块钱,大儿子觉得父亲已经是癌症晚期,住院也只是浪费钱,小儿子虽然想让父亲住院,但也不愿出钱。
僵持之下,张思斌突然想起了父亲的5万块,父亲告诉他并没有从银行取出来,那怎么会拖欠住院费?于是他报了警。
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了张正斌背着父亲在2018年10月初将钱一次性取出的监控。张思斌去质问哥哥,起初张正斌还不愿承认,看到监控后,却也只是说这是为父亲好。
张正斌说父亲已经得了绝症,与其不断地往里砸钱,不如取出来将来办丧事用,而且他也征得了父亲的同意。听到他这样说,张思斌又回去问父亲,张远太这时意识清醒了些,说确实如此。
事情查清了,但3000元的住院费还是没人出,调解员终于看不下去,破口而出一顿大骂,两兄弟听着调解员的骂声,也觉得自己的做法实在不孝,纷纷让步。
最终调解员问了老人的意愿,张远太说还是想在医院住,张正斌也将那5万块钱拿了出来,表示愿意尊重父亲的意愿。
两兄弟商量好,将5万块交给堂弟保管,当做父亲的住院费和丧葬费,如果不够,再由两兄弟出钱。
对他们家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了。可怜张远太一生,一个人将四个儿女拉扯大,临终之时,还要闹个儿子反目,自始自终,都靠着自己的辛苦钱生活,从没享受过老人的天伦之乐。
虽说这些纷争都是因为钱,但一家人如果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钱固然是生活所必须,但和睦才是生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