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搞笑歇后语?
创始人
2024-09-30 00:05:27
0

最经典的搞笑歇后语?

歇后语有极深的民族文化底蕴,表达力很强,雅俗共赏,深受海内外华人的青睐,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枚瑰宝。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搞笑歇后语,希望大家喜欢。

搞笑歇后语精选10句:

1 庙里的和尚——无牵无挂

2 庙里的泥象——有人样,没人味

3 庙里头放屁——薰爷爷来了

4 庙里的佛爷——有眼无珠

5 庙里的马——精惊不了

6 庙里的钟——声有肚里空

7 茉莉花喂骆驼——那得多少

8 霉烂的冬瓜——一肚子坏水

9 霉烂了的莲耦——坏心眼

10 蜜蜂的 *** ——刺儿头

搞笑歇后语大全:

1 盲人拉风箱——瞎鼓捣

2 盲人剥蒜——瞎扯皮

3 盲人学绣花——瞎逞能

4 盲人上大街——目中无人

5 盲人给盲人带路——瞎扯

6 盲人骑瞎马——乱闯

7 墨里藏针——难找寻

8 墨鱼肚肠河豚肝——又黑又毒

9 蜜蜂的眼睛——突出

10 蜜蜂窝——窟窿

11 蜜蜂蛰人——逼急

12 蜜蜂飞到彩画上——空欢喜

13 煤炭下水——一辈子洗不清

14 煤面子捏的人——黑心肝

15 煤铺的掌柜——赚黑钱

16 媒婆子烂嘴——口难张

17 眉毛上失火——红了眼

18 牛奶里掺墨汁——黑白混淆

19 牛给羊抵头——仗着脸上

20 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曰的份儿

21 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22 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23 牛犊子扑蝴蝶——看着容易做着难

24 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

25 女子走钢丝——胆大心细

26 女鬼偷汉——死不要脸

27 没骨子的伞——支撑不住

28 没垦的秤——哪有准头

29 没有笼头的野牛——到处伸嘴

30 没睡打呼噜——装迷糊

31 没水吃渴死人——与我饿无关

32 盲人戴眼镜——假聪充明

33 眉毛上放爆竹——祸在眼前

34 眉毛上搭梯子一一放不下脸

35 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

36 眉毛上挂猪胆——苦在眼前

37 眉毛上荡秋千——玄乎

38 眉毛上掐蝨子——有眼色蝨

39 磨上睡觉——转向了

40 磨眼里推稀饭——装什么糊涂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大全

能把人给笑死的歇后语有哪些?相信大家对歇后语并不陌生,我们的国家有着各种各样的歇后语,一些能把人给笑死的歇后语能带给我们欢乐。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经典搞笑的歇后语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 篇1 1、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2、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

3、玉皇大帝放屁——神气

4、开水锅里洗澡——熟人

5、看见岳父不搭腔——有眼不识泰山

扩展资料

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1、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2、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3、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4、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5、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6、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7、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 篇2 1、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杀人儿放火——辈更比一辈坏

2、老鼠进洞——拐弯抹角

3、冷水烫鸡——一毛不拔

4、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

5、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6、聋子戴耳机——充耳不闻

7、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卤煮寒鸭子——肉烂嘴不烂

9、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

10、厕所里耍笔杆——丑(臭)闻(文)

11、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12、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1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14、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15、八仙聚会——神聊

16、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17、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18、阴沟里洗手——假干净

19、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2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1、王八吃年糕——铁了心

22、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23、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25、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26、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27、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28、牛屎虫搬家——滚蛋

29、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 生

30、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31、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

32、上坟烧报纸——骗鬼

33、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34、河边洗黄莲——何(河)苦

35、粪船过江 ——装死(屎)

36、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盐)在先

37、抱着菩萨亲嘴——一头热乎

38、苍蝇掉在酱盆里——糊里糊涂

39、烂麻里搀猪毛——一团糟

40、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41、老头子坐摇篮——装孙子

42、老鼠掉进面缸里——翻白眼

43、厕所里吃香瓜——不对味儿

44、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45、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46、老太太过溜冰场——走险

47、马蜂蜇蝎子——以毒攻毒

48、筷子掉油篓——又奸(尖)又猾(滑)

49、腊八儿出生——动(冻)手动(冻)脚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 篇3 拓展资料: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 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居的动力,也要从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给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更多支持,让更多农民实现就地...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管理机制,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减贫和乡村治理...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研究员张小济:以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张小济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化...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是民生之基”,可以說是構建了一個民生的“鐵三角”,構成民生保障與改善的重要支撐。文風朴實看作風語言生...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是重要原因,同樣也是我們奪取最新或2023(历届)更大成績的動力。”改革,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