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杨利
在业内看来,奶皮子酸奶、奶皮子拿铁、奶皮子糖葫芦等创新产品走红,对奶皮子产业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奶皮子价格暴涨与需求快速增长有关,但也要看到奶皮子生产企业目前以手工作坊为主,加工方式较为传统,生产效率不高,卫生条件和产品品质均有提升空间。长远来看,奶皮子产业想要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降本增效、提质控品。
▲奶皮子糖葫芦。 受访者供图
“天价网红”诞生
在社交平台,吐槽奶皮子糖葫芦排队难、价格贵的网友也开始增多。据一位南京网友发帖称,有黄牛出价140元“代购”奶皮子糖葫芦,包含80元代排费、60元跑腿费,糖葫芦价格另算。“代购”价格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排队要花5个小时。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奶皮子糖葫芦黄牛代购价。 社交平台截图
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称,自己光顾的一家糖葫芦店铺,上午9点多取号时,已经排到263号,“下午1点左右到现场排队,快2点才排到,竟然还有黄牛代排”。由于排队人数较多,店家还出台了限购措施,门口黑板上写着“每人限购6串,奶皮子类限购3串”。
另据媒体报道,上海一家店铺曾将奶皮子糖葫芦价格上调至49元一串,线上价格更是涨至98元一串。据店主回应,涨价是因为生意火爆,产品供不应求。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此轮市场热度带动下,炒货店、水果店、餐饮企业、社区奶站、现制酸奶店以及盒马即时零售等业态,均已推出奶皮子糖葫芦产品。在北京尹三豆汁前门店、Halo Yogurt希腊酸奶国瑞店、京天红社区便民食品商店虎坊桥店、酸正正奶制品集合店(簋街店)、果多美广渠门店等,都可以看到奶皮子糖葫芦的身影。
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王维认为,奶皮子糖葫芦走红,证明消费者对民族产品、原产地产品越来越关注,也证明奶皮子可以在甜点、下午茶场景进行拓展,“明年公司在新品研发上会借鉴这一思路”。
奶皮子断货价格暴涨
奶皮子糖葫芦突然走红,也带动上游原料价格水涨船高,有商家用“一天一个价、涨幅堪比黄金”来形容奶皮子的涨价力度。
“奶皮子已经断货好几天了,现在只有普通糖葫芦。”北京市崇文门一家炒货店老板称,奶皮子糖葫芦火了后,他也跟着卖了十几天,亲眼见证一张2两(100g)重的奶皮子从十七八元涨到现在的30元,且频繁断货。“一张奶皮子能切出来四五条加工糖葫芦,合着一串18块钱的糖葫芦光奶皮子成本就要6块多。虽然售价变高了,但利润并没有增加,赚得跟普通糖葫芦一样。有的商家卖二十五六块钱一串,能多赚点”。
在这家炒货店附近的一处社区奶站,奶皮子近期也处于断货状态。据奶站老板介绍,奶皮子糖葫芦走红前,其店里一直售有奶皮子,原来价格为十几元一张,现已涨到25元一张。近期其客户中多了三五家糖葫芦店铺,一次能比以前多卖出十来张奶皮子,“但现在不好来货,好多厂家都往南方发货,那边价格高”。
“今年奶皮子加工量快速增长,但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据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杨续金了解,9月份以来,奶皮子订单量快速增加,甚至出现断供情况,这在其接触到的200多家内蒙古奶皮子生产企业中已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工厂加班加点生产都供不上,有的商家要得急,还会主动加价购买。南方价格高,厂家就倾向于向那边供货。”
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后旗奶制品行业协会会长查斯特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介绍,自10月底开始,其所在地的奶皮子订单突然增多,比平时多了至少10倍,“全国各地订单都有,已经排到下个月了”。
在该负责人看来,奶皮子价格暴涨与需求增加有关,但更像是人为炒作,“自11月开始,突然有一批外地人跑到内蒙古来高价收奶皮子。2两的奶皮子平时收购价(出厂价)在8元/张左右,他们来了之后就变成一天一个价,最高涨到18元/张。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来头,也不知道他们把奶皮子卖到哪里。”
“我们没有卖给他们,主要是觉得这个价格不合理,不想赚这个钱。我们还是维持原来的价格,卖给老客户。”该负责人坦言,尽管没参与此轮奶皮子涨价,但其生意也受到影响,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跟不上客户需求,导致无法正常出货。“比如,正常情况下,一个客户每月要5箱货,现在变成了不停要货,我这边供不上,一些客户可能就会不再跟我合作。”
手工作坊式生产有待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奶皮子是以鲜奶为原料制作的民族特色乳制品,蒙古语称作“乌如木”。制作时,先将鲜奶煮沸后微火慢煮,反复扬奶至起泡,冷却后表面凝结出蜂窝状麻面圆饼,经阴干形成黄色饼状成品,口感酥柔带有浓郁奶香。
▲商家在外卖平台销售的奶皮子。 外卖平台截图
杨续金告诉新京报记者,奶皮子分为干型、半干型和鲜食型。制作奶皮子糖葫芦通常选用鲜奶皮子,其特点是口感软,在嘴里融化后有浓郁奶香,能够中和掉一些水果的酸味,鲜奶皮子需要冷冻贮藏,这些都跟糖葫芦非常契合。
据他了解,目前内蒙古奶皮子生产企业集中在锡林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巴彦淖尔、呼和浩特市周边。奶皮子之所以能够走出内蒙古,主要是受旅游业和互联网的助推,尤其是近几年走红的奶皮子酸奶、奶皮子三明治、奶皮子糖葫芦等新品类,对奶皮子产业的带动力度特别大。自2025年9月开始,不断有新企业进入这一赛道,“这么多企业参与进来能够把产业做大,但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我国奶皮子相关企业存量分别为50家、88家。到了2025年(截至11月17日),奶皮子相关企业数量已增至239家,接近2024年的3倍。
谈及近期奶皮子价格上涨,杨续金认为,与市场供需不平衡有关,但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奶皮子生产企业为手工作坊,采用的传统加工工艺生产效率低,往往要24小时才能生产一批产品,这意味着一个手工作坊一天大约只能产出200张奶皮子。而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奶皮子卫生条件难以保障,品质也缺乏稳定性,低温冷冻的储藏模式也给产品远销带来障碍。
奶皮子工业化水平不高,也是令王维担忧的问题。他认为,奶皮子酸奶最初虽也出自手工作坊,但品类走红后,很快有预包装企业介入进行标准化生产,相当于提高了行业门槛。如今奶皮子酸奶热度虽较高峰期有所下降,但也挤掉了一些市场泡沫,目前市场集中在5家企业手里,在风味化酸奶中仍属于畅销品类。相比之下,奶皮子目前距工业化生产较远,且有人为炒作价格嫌疑,市场过热恐影响产品持续发展,被打上价格虚高、品质不达标等标签,进而影响其他草原产品的整体形象。
杨续金认为,未来奶皮子产业想要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降本增效、提质控品。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能够对奶皮子原料、产品进行标准化处理,把产品中的脂肪、水分等指标保持在恒定水平,同时提升生产效率。此外,还要引进检测设备和手段,对产品品质、卫生状况进行快速鉴别与测定。
“技术装备改进后,奶皮子产出时间可压缩到6个小时,这意味着机器设备的使用率能够提高4倍,成本也会大大降低。”杨续金认为,过去奶皮子市场没扩大时,厂家舍不得在工艺设备上进行投入,如今随着市场需求上涨,已经有企业开始进行工艺设备升级。从长远发展来看,现在奶皮子市场只是暂时的需大于供,但未来会达到供需平衡,价格也将回归理性,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