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亚洲最多YouTube网红,这家头部MCN为何落子上海临港? | 数据猿专访
创始人
2025-11-17 12:02:23

“数据猿专访了葡萄子传媒(WebTVAsia)集团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张捷惟(fred chong)。

11月12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的“顶科会堂”人潮涌动。

2025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合作大会(IDEICC)在此隆重召开,主题为“数联世界,合创未来”,这场大会不仅是中国对接国际数据规则的一次高规格宣言,也是临港对外展示“数据产业主导区”定位的重要窗口。

整场活动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办,聚焦“国际数据流动、制度创新、企业出海、文化产业”四大方向,涵盖主论坛、十大特色分论坛、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签约,以及数据跨境平台集中发布。其中,“IDEA数创临港”总体架构首次公开亮相,成为大会重要亮点之一:

I(International)国际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数据枢纽和全球规则对接;

D(Database)基础平台:建设国际数据中心和算力走廊;

E(Economy)数据经济:聚焦“来数加工”、企业出海、数据资产运营等新业态;

A(Application)场景应用:推动碳足迹、航贸、内容等产业的跨境数字化落地。

在这个“数创四梁八柱”战略中,文化出海成为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就在当天签约环节中,亚洲头部MCN机构葡萄子传媒(WebTVAsia)与临港达成合作,宣布其“数字文化出海旗舰基地”项目正式落户,聚焦多语种内容分发、跨境直播电商、品牌国际化运营,并将AI数字人项目“HoloMe”作为关键技术抓手同步落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数字文化出海遭遇合规、文化、技术三重挑战,MCN还能扮演怎样的角色?

·当临港推动“数据跨境、AI创新”双轮驱动,本地生态准备好接住全球内容了吗?

·更关键的是——AI技术,尤其是数字人、AIGC等,是否真能改写“内容出海”的模式与边界?

葡萄子的选择,或许能提供一些启发。

为此,数据猿专访了葡萄子传媒(WebTVAsia)集团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张捷惟(fred chong)。

从李子柒到数字人

葡萄子走了很长一段路

要理解葡萄子传媒在临港的新动作,就无法绕开它过往的轨迹。这是一家始于马来西亚、起步于YouTube早期生态的MCN机构,也是一家曾参与定义“中国内容如何走出去”的幕后推手。

2012年,Fred Chong在吉隆坡创办WebTVAsia,彼时的他仍在传统娱乐行业中摸爬滚打,做唱片、拍电影、签艺人。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他率先拿下YouTube的官方MCN牌照,彼时的“Multi-Channel Network”还不叫MCN,更像是一场技术与版权的新尝试。他把它理解为——“一个多频道生态的系统性运营”,而不是“签一堆网红”的粗放生意。

而这一系统,很快找到了试验田:中国。

当很多海外公司试图“进中国”时,葡萄子反其道而行——专注“帮中国出海”。他们第一步做的是版权打击,帮助优酷等内容平台解决海外盗版问题;第二步做的是频道孵化,管理内容、运营账号、开拓广告变现。筷子兄弟、泡芙小姐、旅行日志、十万个冷笑话……这些在国内家喻户晓的IP,在海外的YouTube频道大多是葡萄子操盘。

后来,他们打造了李子柒在海外的完整运营体系:从搭建频道、优化SEO、对接平台资源、建设全球粉丝社区,到实现内容货币化与品牌联动,李子柒的频道最终成为YouTube中文频道中订阅数最多的存在,甚至一度打破了吉尼斯纪录。

葡萄子也从最初管理10个频道,扩展到全球管理3,000多个频道,YouTube月活浏览量高达70亿。它的身份也在不断转变——从MCN机构,变成内容出海的咨询伙伴;从艺人孵化公司,变成全球品牌营销的执行引擎;从媒体运营方,走向IP与数据资产的全链条管理者。

Fred Chong将葡萄子的定位定义为“三个维度”:

·第一,做内容出海的基础设施,帮助中国内容在海外建立渠道、变现机制、平台话语权;

·第二,做跨文化传播的“中介桥梁”,熟悉中文语境,也深谙本地文化,能精准处理“翻译不等于传播”的错位;

·第三,做AI和创作者经济结合的实验场,将数字人、AIGC、个性模型等前沿技术嵌入内容生产与商业化中。

葡萄子的这些变化,为它后续在临港的落地,埋下了自然的动因——当一家MCN不仅仅满足于“把内容发出去”,而是要重新定义“内容如何被创造、被互动、被再利用”,那么它就已经不再是一个视频分发平台,而是一套文化出海的系统化能力体。

落地上海临港:

一个MCN眼中的政策窗口和AI试验田

对于一家已在全球10余地设有分支机构的内容公司而言,“选址”并非简单的地理行为,而是一种生态判断。

Fred Chong坦言,葡萄子最初将中国总部设在北京,是因为早年与优酷、腾讯动漫、慈文影视等一线内容平台和内容方的深度合作。而这次迁入临港,是在判断“文化×技术×政策”三个变量之后做出的战略重构——它不仅是空间转移,更是能力迁移。

他告诉数据猿,“北京是内容的上游,上海则是品牌、电商、国际化的下游落点。”“临港则是数据、AI和出海政策的结合点。”

数字文化出海旗舰项目:六大业务板块

葡萄子在临港启动的,是一个“数字文化出海旗舰项目”,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制作基地,而是一个高度整合内容、IP、品牌、技术与国际传播的系统工程。项目核心包含六大板块:

1.IP孵化与国际传播:以内容为起点,整合版权、衍生品、电商化路径,快速打造适配不同市场的文化符号。

2.内容出海渠道建设:打通多语种内容翻译、适配、分发体系,覆盖YouTube、TikTok、Facebook等主流平台。

3.品牌出海整案营销:为中国消费品牌、App、支付服务商提供内容驱动的国际营销服务。

4.海外内容“反哺”机制:将日韩、东南亚、美加地区的优质内容与IP“引进来”,进行本地化改编与再开发。

5.跨境直播与电商平台协同:结合东南亚社交电商增长潮流,在临港打造“内容+电商”联动体系。

6.大型线下活动与标杆盛会:筹办海外创作者大会、国际网红演唱会、出海论坛等线下传播节点。

这些板块并非各自为战,而是形成一套内容出海的新范式——从内容生产、IP孵化、技术驱动、分发运营、商业变现,到本地生态链接,串联起文化内容产业的“全链条全球化”。

临港带来的,是制度红利+技术支撑的“双轮加速”

葡萄子落户临港,不是因为便宜的写字楼或补贴红利,而是看中了临港在以下几个关键点的“系统能力”:

·制度层面:临港作为国家级跨境数据试点,提供内容跨境流通、广告投放、直播带货等关键合规支持;

·技术层面:拥有“数据港+智算中心+大模型”的底座能力,支持AI与内容行业的融合创新;

·政策层面:最新发布的“IDEA数创临港”政策架构,明确将“数字文化出海”作为核心重点之一,葡萄子被纳入首批重点支持项目;

·产业生态:邓白氏、上海电信、西门子等头部平台已集聚临港,葡萄子可与其形成数据分发、广告合规、电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同。

Fred Chong强调,临港是目前国内少有“文化、数据、AI、政策”四力齐备的地方。

“你不能只看有没有服务器、模型,或者补贴,而要看一整套做‘文化×AI×出海’的条件链是否闭环。”

AI实验场:数字人项目“HoloMe”背后的想象力

在临港落地的同时,葡萄子也同步推出了旗下AI战略项目——HoloMe数字人系统。其核心理念是:“让创作者不再只有一个自己”。

项目从内容公司的真实痛点出发:网红生命周期短,形象容易老化;一人难以服务千万粉丝,无法深度互动;无法复制与规模化影响力,难以持续变现。

HoloMe的目标是打造“创作者数字分身”,结合3D建模、语音合成、语义人格微调等AI能力,生成“永不下线、千人千面、可再生”的数字内容体。既可参与短视频、直播,也可嵌入互动内容、沉浸式娱乐、广告投放等场景。

葡萄子将其称为“下一代内容基础设施”,而临港的数据跨境与智算底座,为这一试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训练环境与合规通道。

文化出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过去十年,中国的“内容出海”从狂热到冷静,经历了从“视频播放量”到“商业闭环”的转型。如今,当AI、大模型、数字人等新变量涌入其中,这个命题正在被重新定义。

Fred Chong认为,内容出海的核心,不再局限于“谁能在海外赚到点击量”,而是“谁能真正建立全球化的内容生态与文化桥梁”。

01.出海三座大山:语言、文化、合规

在葡萄子近十年的实践中,中国内容在出海过程中普遍面临三类挑战:

第一重,是语言。

“内容翻译不是传播,”Fred Chong强调。语言只是表层,真正的障碍在于表达体系与文化语义的差异。一个中国故事要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或中东流行,往往要经过语境重构和叙事逻辑再设计。

第二重,是文化理解。

很多中国公司在内容出海时,仍然沿用“国内爆款逻辑”做国际传播,却忽略了文化的感知差异。“不是所有笑点都能跨文化,不是所有情绪都能跨地域。”而葡萄子恰恰依靠在日、美、马、新、中东等地的本地化团队,搭起了这座翻译文化的“软桥梁”。

第三重,是法律与合规。

不同国家的广告法、税务体系、内容审查标准截然不同。Fred Chong提到,葡萄子在中东和东南亚设立公司时,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当地银行系统、税制、支付政策与数据监管框架。

“跨境不只是跨语种,还要跨规则。”

这三重挑战构成了中国内容出海企业的普遍“阵痛”,但也催生了新一代以数据驱动、AI赋能的“智能出海”思路。

02.“爆款逻辑”进化论:从内容感觉到数据公式

内容行业常被认为是“无法量化”的艺术,但葡萄子却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可复现的规律。

Fred Chong称之为“五个要素法则”:“一条内容,只要在‘优质、有趣、神秘、敏感、夸张’这五个要素里占中至少一个,就有爆发的潜力。”

这五个关键词背后,其实是对“人性”的数据化拆解:

·“优质”代表审美与质量;

·“有趣”代表共鸣与转发;

·“神秘”激发好奇;

·“敏感”触动情绪;

·“夸张”带来话题。

从《江南Style》到《小苹果》,再到如今的短视频爆款,这些作品的成功往往符合这五个模式之一。葡萄子将这种规律融入算法推荐、A/B测试和多语言分发中,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内容科学体系”。

这正是他们能在全球3000多个频道维持月均70亿播放量的根本原因。

03.AI的变量:当创作不再依赖“人手”,而依赖“人格”

在过去,创作者经济的增长被时间、人力和流量天花板限制。如今,AI正在重写这些边界。

HoloMe项目的意义,正是把“创作者”从时间与生理限制中解放出来。

数字人不仅能“延长生命力”,还能“复制人格”,通过AI训练与语义建模,实现品牌与粉丝之间的持续互动。

Fred Chong说:“如果一个创作者的数字分身可以同时与一千人互动,可以生成个性化内容,那创作者经济就从‘有限供给’变成了‘无限供给’。”

这意味着,未来的“内容出海”,不再只是视频的跨境流通,而是人格、文化与算法共同驱动的全球化内容智能体。

葡萄子的经验告诉我们,内容出海,需要走出区别于传统的一种新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葡萄子落地临港,不仅是一次个体企业的行动,也是一个信号——中国内容产业的全球化,不再是简单的“出海故事”,而是在“AI驱动的内容基础设施”之上,重建文化传播与商业增长的逻辑。

过去,中国的内容出海往往带着“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感,但在算法、平台和文化壁垒的多重约束下,很多故事止步于“被看见”,却没能真正“被理解”。

而葡萄子尝试通过AI、数据与数字人的结合,把“理解”变成一种可以被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这正是临港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它不只是政策洼地或创新高地,更是一个“链接点”:链接中国内容企业与全球市场,链接创意与技术,链接文化与算法。

上海临港,在争做那块试验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揭秘世界十大神秘组织 其中中国... 虽然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很多的人,看到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依然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我们看不...
揭秘世界十大神秘组织 其中中国... 虽然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很多的人,看到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依然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我们看不...
为什么说合纵攻秦之战是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在华山东边的国家有韩、赵、魏、燕、齐、楚,即是所谓的山东六国,而唯独在华山西边的诸侯国...
中原诸国最后一次的合纵攻秦之战... 《阿房宫赋》有这么一句话,“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六国即使能够爱抚...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著名的成员有谁... 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多神秘的组织,它们的成员中甚至有名声显赫的哲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国家元首等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