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婆婆在楼道里翻出来她的小推车,问我:“快递驿站的取件码是多少,告诉我,我去给你拿,正好当遛弯了!”
今天是11月16号,按理说如果我双十一疯狂的买买买,这会子快递早就在快递驿站等我了。
每年这时候,都是我婆婆推着小推车给我拿快递的,所以她认为今年我还是有很多快递。
没想到,我今年一个都没买,我告诉她:“啥也没买,不需要拿快递啊!”
婆婆的脸上明显的表现出不相信,但是却是掩饰不出的高兴,可能是觉得今年双十一,我啥也没买,给家里“省钱”了吧。
前几年的双十一,在没开始之前真的是各种期盼的,因为当时真的有优惠,玩的也是真实,拼的就是手速,价格也腰斩,而且只有一天时间,提前一晚加购,当天零点准时开抢,就是最完整的购物仪式。
记得前几年双十一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把各种羽绒服和棉衣、日用品、洗漱用品、家清用品、裤子袜子等,反正想买的东西,统统加入购物车,等着凌晨下单。
我记得当时零点有折上折,那真的是睁着眼睛等,要是醒晚了,很多东西就卖完下架了,买到就是赚到,没买就觉得自己吃大亏了。
前几年的双十一过后,我每天早上起床都很有动力,就盼着快点收快递,就是平淡的生活中多了个这样的盼头。
等到拿快递的时候,推着小推车去,满载而归。不夸张的说,在我刚搬新家那一次,因为要买装饰的家居用品,我在双十一那天竟然一次买了40个快递,在我去拿快递的时候被邻居戏称“快递大户”。
可现在的双十一感觉吸引不了我了,所以不愿意买了,不仅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大多没有了购物热情,在线上购物方面也看着冷清不少。
我家小区楼前楼后各有一个很大的快递驿站,往年双十一前后几天,快递站的快递堆得满满登登的,每次去拿快递还得排队等很长时间。
而今年,快递驿站的快递却和平时没有多大差别,快递站老板更是悠闲地坐在店里拿着手机看短视频,店内的货架上显得稀稀拉拉,想象中的爆仓并没有到来。
其实,可能是现在的双十一吸引不了我们吧,网购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似乎天天都是在过双十一。
现在的双十一“战场”长达两个月,双十一的低价折扣稀缺性被大大稀释了,大家对双十一的期待值降低了。
况且套路越来越深,各种平台券、预售定金、跨店满减、限时优惠等整得眼花缭乱。对复杂的规则也感到厌烦,想要买个优惠的东西还得熬夜凑满减,回头一算还没平时买的划算,购物的纯粹兴趣大大下降。
再加上现在的很多人物欲也降低了,就拿我现在来说,变得爱逛早市、菜市场了,反而对线上购物没多大需求。
而且很多人现在讲究“断舍离”,放弃“买买买”,转而很理性克制,更倾向于捂紧钱包,非必要不消费,按需购买,也不喜欢囤东西了。
记得以前我特别喜欢囤东西,可是经常放在角落里吃灰,再次用的时候都过了保质期,所以下定决心不是刚需的东西不买。
有时候还是很怀念多年前的双十一的,可惜当年那种心境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