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华夏最痛的伤疤:幽云十六州,为何偏偏收不回?
创始人
2025-11-13 10:00:29

倘若宋朝那会儿便有网络热搜,“幽云十六州” 必定常年稳居榜单前列。公元 936 年,坐镇太原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遭后唐皇帝猜忌,索性举旗造反。

然而,他兵力不足,为获取援军,竟向北方的契丹许下令人咋舌的承诺:若助我登上皇位,愿将幽云十六州双手奉上!更令人震惊的是,45 岁的石敬瑭竟认 34 岁的契丹君主耶律德光为父,自称为 “儿皇帝”。

契丹铁骑依约南下,石敬瑭如愿建立后晋。两年后,他践行了那个让后世骂名千载的约定 —— 将幽云十六州拱手相让。自此,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王朝数百年来魂牵梦绕的土地。那么,幽云十六州究竟涵盖哪些地方?为何历经 430 年都难以收回呢?

所谓幽云十六州,也称作燕云十六州,具体包含: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这片区域大致相当于如今北京、天津的全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广袤地带。

它为何如此关键?只要打开地图,便能一目了然。幽云十六州横亘在华北平原与北方草原之间,将整个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北部纳入其中,是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长城蜿蜒穿过此地,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偏关、宁武关、雁门关等关隘,宛如一颗颗坚固的铆钉,把防线牢牢固定。

正如古人所说:“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它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铁骑南下的坚实堡垒;而对北方游牧民族来讲,一旦占据此地,就如同打开了通往中原的大门,广袤的华北平原便再无险可守,任由他们纵横驰骋。

清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耶律德光立晋,有燕云十六州,而契丹之盛极矣!” 不仅契丹,后来的金、元也因占据幽云十六州而得以逐鹿中原。两宋时期富甲天下,却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失去了这片战略要地。

幽云十六州如此重要,中原王朝怎会不想将其夺回?事实上,想夺回此地的念头,几乎成了一种执念,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公元 959 年,后周世宗柴荣发动北伐,兵不血刃地收复了莫州、瀛州、宁州以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这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对辽(契丹)发起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大规模攻势。

正当柴荣准备直捣幽云十六州的关键之地 —— 幽州时,却突然高烧不退,无奈只能班师回朝,不久后便病逝了,年仅 39 岁。这关键的 “临门一脚” 落空,使得燕云十六州的收复计划,硬生生又推迟了 400 多年。

柴荣病逝半年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覆灭,北宋建立。面对强大的契丹,赵匡胤选择了一条看似明智的策略 —— 设立 “封桩库”,每年将部分财政结余存入其中,打算攒够钱财后,从契丹手中 “赎买” 幽云十六州。

倘若辽国不同意,便用这笔钱招募勇士,作为北伐的军费。如意算盘打得响亮,然而契丹的野心远非金银财宝所能满足,直至赵匡胤离世,这个梦想也未能实现。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变策略,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公元 979 年,他亲率三十万大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幽州城南的高梁河。不料,契丹铁骑连夜反击,宋军大败,赵光义大腿中箭,只能坐着驴车仓皇逃窜,险些被俘。

此后二十余年,宋辽之间相互拉锯,互有胜负,但宋军始终未能踏入幽州一步。1005 年,双方都已疲惫不堪,于是签订了 “澶渊之盟”: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停战,并开放边境贸易。

客观来讲,澶渊之盟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但长期的安逸,让北宋王朝逐渐忘却了收复故土的使命,丧失了应有的勇气和能力。幽云十六州,似乎真的难以收复了。到了南宋,更是彻底失去了黄河流域,连 “北伐基地” 都没有了。

时光流转,朝代更迭,幽云十六州先后被辽、金、元等非汉族政权统治,中原百姓望眼欲穿,却无力改变现状。直到 1368 年,明朝洪武元年,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收复的曙光。

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一路势不可挡,成功攻占元大都(今北京)。至此,幽云十六州在脱离中原政权版图四百三十年后,终于重回怀抱。

回顾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感慨:一片土地的得失,竟能在数百年间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幽云十六州的丧失,使中原王朝在军事上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心理上的创伤更是难以抚平,失去屏障的中原王朝,犹如失去安全感的巨人,即便经济文化繁荣,却始终难以挺直腰杆。那么,客观分析,幽云十六州为何如此难以收复呢?

首先,骑兵力量存在巨大差距。幽燕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产马之地,石敬瑭割让此地后,中原王朝失去了战马产地。宋军只能向西北少数民族 “高价进口” 战马,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时常缺货。没有强大的机动部队,步兵在战场上难以追上骑兵,在收复战中天然处于劣势。

其次,地利优势尽失。燕山和太行山脉犹如两堵坚实的城墙,而十六州则是墙内的平台。契丹占据平台,能够俯冲中原;而中原军队反击时,却需要仰攻。宋军每次出征,都要翻山越岭,补给粮道漫长,而对方却能以逸待劳。

再者,从政治层面考量,北宋朝廷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年赠送给辽国的 “岁币”,折算下来还不到前线军费的三成。朝廷认为:与其倾全国之力打一场胜负难测的决战,不如花小钱买和平,将资金用于发展经济。于是,“收复” 一事被无限期搁置,逐渐沦为朝堂上的口号、士人笔下的悲歌。

实际上,北方非汉族政权占领幽云十六州后,不仅获得了长城防线,还掌控了农耕与游牧交错的 “混血经济带”。辽国得到十六州后,设立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修筑宫殿、开科取士,一跃成为农牧复合的大帝国。

之后的金人、蒙古,同样以燕京为跳板,先夺取河北,进而吞并中原。反观两宋,尽管富庶,却始终如芒在背,头顶高悬着北方政权的马刀。

没有长城防线,黄河以北无险可守,敌军一旦渡过黄河,便能直逼开封,靖康之耻、建炎南渡等悲剧的根源,皆在于此。这段历史,实在令人叹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 阿屋致力于免费分享,让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追剧、看电影、听歌曲、看综艺、看最新漫画、直播体育,无需注册电...
加大商业补充养老保险税优力度 ... 据中国保险报报道:在近期召开的江苏两会上,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保监局局长宋志华建议,加大中小企业和个...
递延纳税利于激励个人参加补充养... 买“年金”,退休时才缴个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发出通知,为促进我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