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内灯光璀璨,数十位从三年来上海电子键盘手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齐聚东剧场,上海市电子键盘手大赛三周年优秀选手展演激情开演。在东剧场的舞台上,三届获奖选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项品牌赛事三年来的丰硕成果。
影响力辐射全国
2023年,为了挖掘扶持优秀电子键盘手,培养流行音乐人才,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策划推出首届上海电子键盘手大赛,此后每年举行一届。三年来,大赛累计吸引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数千位优秀键盘手参赛,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从稚龄琴童到专业乐手,东剧场的舞台见证了无数音乐梦想的绽放。
当晚的展演舞台上,灯光、舞美时尚靓丽,选手们全情投入,为线上线下观众献上一场充满活力的音乐盛宴。
展演在少年键盘手姚彩晨与二胡主奏钟笑天的《广德玄武》中拉开序幕。二胡特有的婉转音色与双排键内置的多种民族音色展开跨时空对话,传统民乐与电子键盘的完美融合,为整场演出定下了创新与传承的基调。
最动人的一幕来自“琴童之家”的表演。4岁的杨若安与哥哥杨子钺联手演绎了由母亲钱烨专门为俩兄妹改编的《就是哪吒》。杨子钺已连续三届斩获大赛金奖,而年仅4岁的妹妹今年也将铜奖收入囊中。这对兄妹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大赛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孩子们一年年的进步。”母亲钱烨动情地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他们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种音乐的交流与碰撞,是任何课堂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成人组选手姚俊涵与歌手董诗云、李默涵共同演绎的《辅德里》成为当晚另一大亮点。这首作品以中共二大召开地辅德里为灵感,在技艺与情感的完美交融中,复现中国革命先驱身影,展现跨越百年依然坚定的信仰力量。
三届大赛不仅打造了一场场精彩赛事,更见证了一批优秀音乐人才的成长历程。14岁的黄逸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首届大赛的铜奖,到第二、三届连续蝉联单排键少年组金奖,他的进步有目共睹。三年来,黄逸忱不仅活跃于ET大拇指电子键盘乐团,多次亮相浦东新区重大演出,更开始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他的成长轨迹,正是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理念的最佳印证。
推动文商旅融合
三年来,上海电子键盘手大赛不断创新,形成了“大赛+大秀” 的特色模式。随着每年大赛结束后举办的优秀选手展演,大赛影响力进一步“破圈”,从小部分音乐发烧友的“私藏菜单”,到成为刷屏社交媒体的“宝藏音乐会”。上海电子键盘手大赛的旋律激起更多涟漪,从文艺赛场流向城市角落,融入浦东的文化肌理。
今年大赛期间,组委会组织优秀选手在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下、浦东美术馆等文化地标建筑进行巡演,形成现代演奏与城市景观的完美融合,更被众多海内外游客称为上海之行的“最棒意外”,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不仅自豪于在上海地标前的演出,也成为选手们了解上海,将“上海故事”带向更多地方的最佳契机。这些精彩的展演丰富了浦东假日文化生活,以创新、时尚的形式,推动了浦东文旅商演的融合发展。
著名音乐制作人、上海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彭程表示:“三年来,电子键盘手大赛的赛事机制不断完善,影响力不断扩大,选手水平也逐年提高。最难得的是,大赛为选手们提供了持续的成长平台,这是其他短期赛事无法比拟的。”
据介绍,未来大赛组委会计划进一步扩大赛事规模,增设创作组别,鼓励更多原创作品。同时,还将推动建立选手成长档案,为他们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大赛策划人、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张磊表示:“我们创办这一大赛的初衷是挖掘扶持优秀电子键盘手,培养流行音乐人才。令人欣喜的是,三年来我们不仅看到了选手的成长,更为浦东流行音乐发展搭建了一个全新舞台,为浦东文化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未来,我们希望将电子键盘手大赛打造成浦东又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