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云为何将四野战史重任交给洪学智,他身上有三个优势,非他莫属
创始人
2025-11-09 07:00:3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波澜壮阔的战史中,第四野战军(四野)的战功最为显赫,它从东北起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历经辽沈、平津、衡宝、广西、海南等一系列决定性战役,纵横大半个中国,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部队也从十余万人发展到百万雄师。

然而,与其它野战军相比,四野完整、权威的战史编纂工作却长期滞后。主要原在就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一些敏感事件的存在以及对某些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系统性地编写四野战史的条件一直不成熟,只能一拖再拖,这一拖便是数十年。

1983年的一天,时任中纪委书记的陈云,收到了一封四野后代的特殊的来信,请求编撰四野战史,说再不编,很多当事人年事已高,恐怕就失去最好的机会。

陈云看信之后,陷入了沉思。他以其一贯的深谋远虑,意识到了编纂四野战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更清楚地知道,这项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无数牺牲将士的告慰,关乎历史的真实与未来的镜鉴。

在深思熟虑后,陈云将目光投向了洪学智将军。首先,洪学智是四野的“老人”。他从东北民主联军时期起,就战斗在这支队伍中,历任纵队司令、军长乃至兵团领导,亲身参与并指挥了四野的许多关键战役。他对这支部队的战略战术、发展脉络、人事变迁乃至精神特质,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堪称四野的“活历史”。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洪学智素以“实事求是”、“刚正不阿”的品格著称。在历史上,洪学智曾因坚持真理、敢讲真话而遭受过不公,但他始终初心不改。编纂战史,最需要的正是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敢于直面历史的本真,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隐。

第三,他是在职的四野高级将领中,在四总部的唯一正职领导,牵起这个头,协调各方的力量、调阅各种资料,安排编撰人员的场所等等,还是比较方便的。

为此,在上海的陈云专门把洪学智叫来,与他进行了一次严肃而重要的谈话。陈云首先将四野后代编写四野战史的建议书递给洪学智,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地说:“四野战史的编写工作,不能再拖了,由你来负责最合适。”

洪学智听后,顿感压力巨大,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担心自己恐怕完不成这个任务。陈云则坚定地勉励他:“你在四野工作多年,了解情况,为人正直,实事求是。这个担子,你挑得起来。” 这番托付,既是对洪学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品格的绝对信任。

在陈云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洪学智接下了这个任务,并立即投入全部心力,组建精干的编写班子,确立了“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根本原则。

在具体工作中,他展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了核实一个战役细节或一个部队番号,他常常亲自查阅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反复走访、咨询数百位四野老战士,从普通士兵到高级将领,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还原历史真相。他常对编写人员说:“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要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友。”

面对编纂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的敏感问题和争议事件,洪学智始终坚守“实事求是”的底线。有人建议回避某些历史关节,有人希望对某些人物的评价“斟酌”处理,但他始终坚持:“历史就是历史,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篡改。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实记录,让后人去评说。”

这种公正不阿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四野老同志的敬佩和支持,也确保了战史编纂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进。

经过长达十余年坚持不懈的辛勤耕耘,在洪学智的主持下,《第四野战军战史》这部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权威著作终于面世。它以其翔实的史料、客观的叙述、严谨的考证,不仅忠实记录了四野的辉煌战绩与建军历程,也坦诚反映了其中的挫折与教训,成为了军史研究中的一座丰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与重点高校团队达成102个... 记者7日从市人社局获悉,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福州与清华、北大等国内重点高校团...
常... 大家的参与热情一如既往的高涨。 上午发了通知,下午就有成员写下自己对线上教学的想法,并在讨论群里分享...
用... 作者|王家军编辑| 小智这是一个用户友好的机器学习教程。 即使你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一个刚...
用... 看小说时,你更喜欢看文字小说还是有声小说? 有的朋友喜欢听有声小说,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字小说都会被制作...
请... 文末有惊喜哦~01一大早,我满脸笑容地送儿子上了老公的车,亲吻了儿子的脸颊,温柔地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