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 文/图)“最近几天,生意明显冷清了不少。最扎心的是老客户问,你们的金价怎么涨了这么多?我只能解释,不是我们想涨价,是含税成本高。”在国内最大的黄金批发市场深圳水贝黄金交易市场(以下简称水贝),经营定制珠宝生意已十年有余的小凯(化名)对记者讲述了近几天的感受。
黄金交易税收新政落地首周,黄金市场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部分银行迅速调整积存金业务、金饰品“一夜提价”……
新规下税务成本有变
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根据公告,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则区分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按规定适用增值税政策。
场内交易(如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而非场内交易(如实物黄金)需按13%缴税。万联证券认为,新政的出台有助于规范黄金交易市场秩序。由于场内交易标准黄金免缴增值税,新政有助于黄金交易向场内集中发展,减少场外非法交易和投机行为,提升市场透明度。
同时,公告明确区分投资性黄金(如金条)与非投资性黄金(如首饰)。投资性黄金在交易所交易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但后续销售环节需缴纳增值税,且只能开普通发票。而非投资性黄金在交易所交易免征增值税,开具普通发票,按发票金额的6%计算。此举既鼓励投资性需求,又规范实物黄金消费市场。调整后的政策通过税收杠杆,可以促进黄金资源在投资与消费领域的合理配置。
银河期货贵金属高级研究员王露晨认为,本次新规的核心内容在于,在税收政策上明确区分实物出库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对会员单位基于投资性用途的提取黄金行为,通过在销售环节不得向下游开具增值税专票的规定,阻断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有助于抑制实物黄金的投机性买卖行为。对于会员单位和客户基于非投资性用途的提取实物黄金行为,明确在销售环节开具增值税专票的权利,使需要以黄金作为原料的实体企业能够通过抵扣降低成本。
部分银行迅速调整积存金业务
11月3日,工商银行发布关于暂停受理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申请的公告。公告称,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该行风险管理要求,自当日起,该行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此次调整动作迅速。同日下午再次发布公告称,已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
建设银行也发布公告称于11月3日起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存量客户易存金定投计划的执行、赎回以及销户不受影响;暂停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账户黄金兑换实物贵金属等申请,其他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不受影响。
“业务已经恢复了,和之前没有变化。目前没有现货金条,提金需预约,可能也需要等待。通过App和现场预约都可以,找客户经理也可以。”11月4日,中国商报记者咨询工商银行,该行官方客服如此回应。
记者从建设银行官方客服处了解到,该行已于11月4日恢复相关业务,可以正常买入黄金积存产品。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记者表示,工商银行此次调整的核心动因是响应近期黄金税收政策调整,以及在金价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收缩增量业务敞口有效控制风险。
黄金珠宝品牌纷纷涨价
“11月2日,我看中了周大福一款足金吊坠,就加入了购物车,结果第二天却看到涨价1000多元,实在下不去手,准备先观望了。”家住杭州的甯甯(化名)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11月3日,周大福珠宝黄金饰品克价从前日的1198元跳涨61元来到了1259元。截至11月7日上午,周大福珠宝黄金饰品克价继续微涨至1268元。
图为消费者在某品牌黄金首饰专柜选购金饰品。
不仅是周大福,记者了解到,11月1日—7日,周生生珠宝黄金饰品的克价也上涨了73元。与此同时,六福珠宝、老凤祥等多家知名黄金珠宝品牌金饰品克价上涨至1250元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黄金珠宝品牌对金饰品克价的集体调涨固然受到国际金价波动的影响,但也与新政密切相关。
“近日发布的黄金有关税收政策,为黄金采购和生产带来额外成本。为此,周大福珠宝自11月3日起对部分黄金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周大福珠宝表示,将结合政策对业务和产品零售价格的影响作出合理调整,涨幅与新政带来的成本增加相符。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认为,公告施行后,黄金首饰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率调整,其原材料采购的税负成本增加,企业为维持合理利润空间不得不调整零售价格。
11月4日,广州白领蔡蔡(化名)去水贝选购三金。蔡蔡告诉记者,当日绝大部分商家给出的克价是990元,已经比大盘价高出很多。
“3个月前,我通过线上在一个水贝商家那里买了一个足金戒指,当时克价只比大盘价高了15元。11月6日,我再次询问,克价已经比大盘价高了40元。我追问涨价是否因为黄金税,对方没有正面回答。”北京市民小玉(化名)告诉记者。
新政对各方影响几何
新政出台后,普通消费者交易黄金饰品这类“实物黄金”会不会受到影响?
“新政对于买金条的消费者来说影响总体有限。”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记者表示,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购买标准投资金条,因仍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个人购买成本并未直接上升,仅需要留意市场抢购引发的短期价格波动情况即可。但非会员单位渠道的金条可能因税收抵扣链条变化,出现成本传导型涨价。消费者需要优先选择合规会员单位渠道,避免额外税负,同时不要盲目跟风囤货,长期来看标准金条的投资成本优势仍在。
对于买金首饰的消费者而言,面临比较显著的成本上升压力,主要是多数品牌会通过涨价转嫁压力。消费者短期需要承受价格上浮的可能,长期则需要权衡品牌、工艺与涨价幅度等。
“对于准备卖出黄金的消费者来说,需要关注渠道差异带来的收益影响。个人向交易所会员单位卖出标准投资金条,税收政策无明显变化,回收价格仍贴近基础金价,折损成本稳定。若卖出非标准黄金或通过非会员渠道变现,可能因下游抵扣限制导致回收价偏低。在短期市场抢购热潮下,卖出议价空间略有提升,但长期需要聚焦合规渠道,避免因税收链条中断造成收益缩水,尤其企业卖出方需要注意发票类型对收益的影响。”付一夫说。
对于投资纸黄金和ETF的投资者来说,付一夫认为,其基本不受新政影响,因为这类产品属于金融投资范畴,税收政策未调整,且具备交易成本低、流动性强的优势。
展望后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政可能加速投资者向交易所渠道集中,尤其是大额投资。普通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银行代理的交易所产品(如积存金、黄金ETF等)间接参与黄金投资,以平衡便利性与税负。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下降。
广东南方黄金市场研究院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宋蒋圳表示,银行作为交易所的金融类会员,本身以销售投资性金条为主,银行在交易所购买金条并且用于投资用途的,依然采取即征即退的政策,所以贵金属业务受新政影响不大。
“但银行此前卖的金条并不是直接从交易所交割出来的,都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如黄金公司)代加工之后进行代销的,所以会有一定影响。银行如直接从交易所购买黄金,加工成金条,或直接出售交易所的金条,依然有很大优势。”在宋蒋圳看来,新的税收政策下,银行在黄金业务上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对于黄金珠宝销售方而言,则影响各异。
小凯告诉记者,黄金税对头部黄金珠宝品牌影响相对较小,尤其对“一口价”黄金产品而言,因为在其定价中,品牌溢价、设计与人工成本占比相对更高,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小。
付一夫认为,对于大型黄金珠宝品牌而言,由于他们有会员单位身份与规模优势,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作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其投资金销售享受税收优惠,金饰业务虽面临进项税抵扣减少的情况,但可通过品牌溢价和规模化采购分摊成本,成本转嫁能力突出,提价对销量影响有限。同时,新政推动行业规范化,大型品牌可借助合规优势整合市场,并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长期有利于竞争格局优化。
“小型商家则面临成本与竞争双重压力。多数小型商家不是交易所会员,采购成本较高,新政后抵扣限制进一步推高采购成本,且缺乏品牌溢价支撑,提价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同时合规成本也随之上升,需要调整采购渠道与发票管理模式。部分小型商家可选择与会员单位合作降低成本,或深耕区域性细分市场、个性化定制等领域规避竞争;若无法消化成本压力,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萎缩甚至退出行业的风险,短期需要重点优化供应链与定价策略。”付一夫说。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认为,此次调整提高小型零售商采购金条的成本,并鼓励他们直接从交易所购买。在短期内,相关市场可能出现波动。但从中期来看,更规范的黄金市场可能利好具备良好渠道管理能力的珠宝品牌。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