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巨省电”,为何又是一波大争议?
创始人
2025-10-30 20:00:38

文丨吕行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8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64】

围绕小米的争议,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小米“巨省电”空调,连日来又成为了唇枪舌剑的焦点。

导火索,是宣传信息的不均衡呈现。有消费者发现,跟小米其它一些产品的宣传页面一样,小米“巨省电”空调宣传页面也是大字极为醒目,核心能效值APF=5.65的标注却以小字藏于角落,字号不足主标题三分之一。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这一现象触碰到的,恰恰是深圳市场监管局划出的红线:宣传字体不得大于产品名称2倍,否则涉嫌误导消费者。

在黑猫投诉平台,部分消费者反映“巨省电”空调制冷效果一般,与宣传预期不符;但也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宣称,“确实省电、静音好用”。

有专家指出:“‘巨省电’并非国家标准术语。目前空调能效分为一级至三级,一级最节能。除此之外,并没有‘巨省电’这一标准。若企业将其直接作为产品名称,属于命名不规范的行为。”

面对质疑,在武汉工厂投产仪式上,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单联瑜公开回应称,“这是名副其实的巨省电,友商颠倒是非”:该系列普遍达到APF=5.27,超一级能效机型更是达5.6,远超国标5.0的要求;通过AI节能技术,相比传统算法能耗降低30%。

他说,业内早就存在命名同质化现象,小米并非个例。“从真省电到净省电,从健康省到省电侠,各类省电概念产品早已充斥市场。”

友商或明或暗的施压与行业通病交织,让争议趋向复杂化。单联瑜称,“友商是真急了”,暗指此次争议背后有竞争推手。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证实,命名不规范是行业通病,但小米因过往宣传争议积累,更易引发公众关注。目前格力、海尔等品牌,或推出明确延保政策,或通过APP展示实时耗电曲线,已转向更为透明的沟通方式。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68%消费者会因“省电”标签下单,但仅三成知晓APF含义,这让模糊表述更易引发信任危机。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这次争论反映出的,是商家营销话术与消费者知情权的深层博弈。事实上,无论命名如何,对消费者而言,账单上的真实电费、清晰的能效数据,才是衡量是否“省电”的最终标准。【《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走... 我们追逐世界的繁华,却忘了内心的风景。杨绛的话如一声惊雷:看过世界,见过众生,到头来,你要见的世面是...
原创 1...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有一位特别的战犯,他的名字叫黄维。在被俘之前,黄维曾担任国民党12兵团的司令。1...
智能座舱的“理想”样本背后,为... 如果座舱体验是差异化的主战场,那么定义座舱体验的模型自然是品牌的“灵魂”。 作者 | 高 飞 最近在...
励志故事:不要做过于谨慎的犹豫... 一位智商一流、持有大学文凭的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