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你是奔五的75后,建议不要做这5件事,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创始人
2025-10-29 22:01:33

时光匆匆,朝夕不停地催促着我们向前奔跑。

转眼间,第一批75后即将跨过五十岁的门槛。

从前,总听人说,“五十岁之前拿命换钱,五十岁之后用钱换命。”

乍听起来,像是句玩笑话,可细细琢磨,确实有道理。

我们年轻的时候,要为家人拼搏,创造优渥的物质基础,时常忽略自己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待到五十岁之后,身体年深日久积累的问题慢慢地一一显露,我们就会成为医院里的“常客”。

如果你是奔五的75后,劝你不要做这5件事,往后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01

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老话讲,“衣烂从小补,病从浅中医。”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问题在初期都是容易解决的,等拖到积重难返的地步,往往就无力回天了。

同事刘姐48岁,身体一直很好,说话声如洪钟,每天晚饭后都在小区里锻炼。

然而,就在今年体检时,她被查出患了胃癌。

原来,刘姐平时偶尔会胃痛,以为是着凉了,就没当回事。

每次她感觉疼的时候,咬牙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不曾想这竟然是身体发出的严重警告。

当人生路行至奔五的年纪,我们既是子女的依靠,又是父母的倚仗。因此,我们一旦察觉身体有异样,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埋下重疾隐患。

珍视健康,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家庭的守护。

02

不要让焦虑代替快乐

俗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不管遇到多难的事,总有应对的解决办法。

在电视剧《熟年》中,奔五的张春梅是杂志社主编,丈夫是大学教授,儿子刚刚大一。

他们夫妻恩爱,儿子也懂事,原本岁月静好的日子,却突然被丈夫的不告而别打破。

其实,丈夫离开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学校不回家。张春梅以为他有了外遇,问过他,他没有承认,可也不愿多说。

张春梅每天的工作压力很大,回家还要照顾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婆婆,儿子也开始叛逆,加上丈夫的迷之失联,她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后来,她在学校宿舍收拾丈夫的东西时,发现了治疗抑郁的药物,她才明白丈夫这些反常行为的原因。

那些日夜折磨着她的猜疑和委屈,一瞬间都化为了心疼与释然。她才意识到,原来两人都在各自的泥潭里苦苦挣扎。

于是,张春梅几经思量,决定不再焦虑内耗,给丈夫想要的自由,把婚离了。

然后,她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这样,她就有余力照看婆婆,还请了保姆帮忙。

对于儿子的音乐梦想,她从极力反对到鼓励支持,跟儿子之间的感情也不再剑拔弩张。

张春梅想明白了,郁闷不解决问题,她只有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所有的事情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五十岁的人生,不该只被“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束缚住。除了社会属性,别忘了你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你自己。

不妨,选个恰当的时间,让我们给自己的心放个假,用愉快的心情浇灌生活,享受平凡日子里的自在与畅快。

让焦虑随晚风飘散,任愉悦伴烟火常安。

03

不要放弃学习

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曾说,“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人这一辈子,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让我们的思想突破固有思维的局限,让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椿萱茂养老院里的余老师,在退休后先是上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水彩画。

6年后,她又玩起了平板电脑,手机游戏也不在话下。

81岁的时候,余老师积极学习手工,为自己织毛衣,还给闺女改好买大了的秋衣。

不仅如此,她还一直保持着睡前读书的习惯,步履不停地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余老师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打破了年龄对于人生的限制,延缓了认知衰退。

年近90岁的她,在95后陈卓的鼓励下学习拍视频,把年轻人的流行语学以致用,成为了“网红奶奶”。

所以,无论我们多大年龄,只要愿意学习,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

在学习中拓宽生命维度,从收获里丰盈生命内涵。

04

不要无用社交

古人云,“广交不如择友。”

朋友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精;关系不在于酒肉饭局,而在于心灵共鸣和三观契合。

表哥已经49岁,去年夏天,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退出维系了多年的人脉圈。

他发现,与其花时间周旋于吹牛攀比的社交场,不如多关心家人,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现在,表哥不再熬夜,调整作息。

每天早上,他去陪父母晨练,一边锻炼,一边听他们絮叨家长里短。

上午,表哥和妻子共同打理店面,分担经营的责任。

下午,他去菜场买菜回家做饭,感受柴米油盐的琐碎。

晚上,他先和孩子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喜好,纾解他们学习的压力。

然后,表哥再与妻子一起追剧,帮她吹头发,听她讲述店里的趣事,分享彼此的感受。

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却充满了爱与关怀,远比表哥那些空洞的社交更温暖、也更珍贵。

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寻。倒不如回归家庭,珍惜至亲的相守。

舍弃无效社交的喧嚣,专注滋养亲情的丰饶。

05

不要堆积杂物

《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曾说,“整理房间,就是整理人生。”

断舍离不单单是扔物品,而是一场与心灵的对话,让你了解自己最真实的需要。

朋友赵赵是标准的75后,有着勤俭持家的美德。

但是,她会在家中存放很多无用的杂物,比如:商品的包装袋、纸盒子、用完的瓶瓶罐罐。

赵赵总觉得会有用处,然而常常留到最后也没有用。这些东西不仅令房间杂乱不堪,还会让人情绪烦躁,甚至成为她和家人频频争吵的源头。

直到她接受了妹妹的建议,在学习了断舍离的课程后,赵赵才明白,只有简单的生活方式,才能让内心归于平静。

真正的勤俭不是囤废品,而是物尽其用。真正的平静不是扔东西,而是化繁为简。

打破执念的枷锁,重建内心的秩序。

忘了在哪看过的一句话,“五十岁要学会舒展身心,学会爱自己。”

人生下半场,先取悦自己,才能更好地拥抱生活的馈赠和挑战。

我们要拿掉所谓的负担,重视身体预警,保持心情愉悦,坚持不断学习,呵护关爱家人,摒弃心灵垃圾,方可轻装前行,让后半生活得自在通透。

重温生命的真谛,感悟生活的主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公示中!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入... 日前,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公示第九届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入围人选名单。 根据《福建省科协关于开展...
国史之狱,大神崔浩是怎么被杀的...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这是当时中国一等一的望族,且不说讲究士族门第的南北朝,哪怕到了唐朝,所谓五姓七望...
足协裁委会认定中超申花绝平英博... 10月28日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进行了本赛季第三十一期裁判评议工作,并于29日晚通过官方渠道...
清末如果慈禧真正把实权交给了光... 清朝末年,中国坠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大清统治摇摇欲坠,慈禧掌握实权,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省港大罢工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 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