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海军为何会事故频发?美2架军机接连坠毁,中方回应暗藏玄机:若美方开口,我们愿意帮忙
创始人
2025-10-29 18:01:06

最近美国海军在南海又出大事了——10月26号那天,“尼米兹”号航母上的两架飞机,半小时内接连掉进海里。先是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下午2点45分左右起飞执行常规任务时坠海,3名机组人员还好被及时救了上来;没等大家缓过劲,下午3点15分,另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跟着栽进了南海,机上2人弹射逃生后也被安全找回。虽说这次没造成人员伤亡,但一天之内两架军机从同一艘航母上掉下来,这事可太反常了,立马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事故一出,各方都在猜原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去东京的路上就说了,觉得可能是“劣质燃料”搞的鬼,还强调不像是人为破坏,美军后来也跟着说,污染的燃油是主要怀疑方向。但这话其实站不住脚——航母上对油料有严格的检测流程,怎么会让能让顶级战机“趴窝”的劣质燃油混进去?说到底,这背后藏着美军的不少猫腻。

首先是美军人员状态差、管理也松散。这段时间美国联邦政府动不动就面临停摆,军饷都没法按时发,不少美军士兵和家属得去银行贷款,甚至到救济站领吃的。士兵们背井离乡在海上漂好几个月,连工资都没保障,哪还有心思严格执行检测流程?心里有气、士气低落,操作时稍不注意就容易出岔子。

再就是美军全球部署搞得自己“过劳”了。“尼米兹”号这次任务简直是“疲劳马拉松”,先去中东应对红海危机,在高温高盐的波斯湾折腾好几个月,任务刚结束没回国休整、也没进港大修,立马就调头跑到南海来搞所谓的“航行自由”。而且这艘航母已经服役50年了,远超正常40-45年的服役周期,原本计划2025年退役,因为美军造船慢才被迫延期到2026年以后,舰体老化、设备故障多都是常态。之前美军报告也说了,海军长期缺备件、缺技术人员,维护跟不上还得硬着头皮备战,这不就是恶性循环吗?

还有个关键原因是美军在南海总搞事,自己把自己逼得神经紧绷。这些年美军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频繁派舰机到南海炫耀武力,一会儿搞军事演练,一会儿又宣称要“向中国展示实力”。士兵们在这种对抗氛围里,总怕遭到中方反制,精神高度紧张,做起飞降落这种需要精准操作的动作时,很容易漏掉必要程序,进而引发事故。其实不止这次,之前美军在南海出过不少事,比如2021年“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撞山,2022年F-35C舰载机坠海,说白了都是自己瞎折腾出来的。

面对这事,中方的回应也很有讲究。10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说如果美方提出请求,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提供必要协助,同时也点破关键——美方频繁派舰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才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源。这话里藏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美军要是不来南海惹事,根本不会出这种岔子;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方的气度和实力,要知道在南海能快速定位、打捞重型战机的国家没几个,中国就是其中之一,美军要是真要打捞,从本土调船得好几周,还得在坠机点守着防止核心技术泄露,既费钱又丢人。

不过大家也都清楚,美军大概率不会找中方帮忙,毕竟涉及军事机密,更重要的是丢不起这个人。但这事也给美军提了个醒:现在他们的战备水平,根本支撑不了在南海搞高强度对抗。之前美军打伊拉克、炸南联盟,都是欺负小国弱旅,能在安全海域像训练一样起降飞机,可南海不一样,这里有解放军完整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航母本身就是高超音速导弹和先进潜艇的目标,在这种环境下,美军连和平时期都能半小时摔两架飞机,真到战时事故率还得飙升。

接下来美军可能会暂时降低在南海的活动频率,让“尼米兹”号远离南海核心海域,去菲律宾以东或者关岛方向调整调整,毕竟得调查事故原因、检查装备,给国会一个交代。但要说美军会彻底离开南海也不太现实,这里是他们“印太战略”的支点,丢了存在感他们不甘心。只是美军要是还不吸取教训,继续在南海瞎折腾,未来恐怕还会出更多丢人的事。毕竟现在中美实力对比已经不一样了,美军想靠“炮舰外交”在南海耀武扬威,早就行不通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走... 我们追逐世界的繁华,却忘了内心的风景。杨绛的话如一声惊雷:看过世界,见过众生,到头来,你要见的世面是...
原创 1...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有一位特别的战犯,他的名字叫黄维。在被俘之前,黄维曾担任国民党12兵团的司令。1...
智能座舱的“理想”样本背后,为... 如果座舱体验是差异化的主战场,那么定义座舱体验的模型自然是品牌的“灵魂”。 作者 | 高 飞 最近在...
励志故事:不要做过于谨慎的犹豫... 一位智商一流、持有大学文凭的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