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经过了83个王朝,诞生了559位帝王,其中494位为皇帝。而秦始皇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也是完成大一统的开创者。嬴政在13岁时便开始执掌国家大权,年轻时他便展现出了强烈的野心,开始征战四方,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
早期,秦始皇的统治为国家带来了很多成果,诸如修建了万里长城,开凿了灵渠,征伐匈奴,征服百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秦始皇逐渐变得暴虐无道。他奢华浪费,铺张无度,大兴土木,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这一切动摇了秦朝的根基,为后来秦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为了实现长久的统治,秦始皇渴望长生不老。公元前219年,他听说山东渤海一带有三座仙山,山中住有仙人,掌握着神奇的长生不老药。信任了方士徐福的说辞后,秦始皇决定派徐福带着500名童男童女前往寻找不老药。徐福启程后却没有找到任何神药,反而跑到了日本,之后再也没有回到中国。最终,秦始皇未能实现长生的愿望,年仅49岁便死于沙丘。随后的秦二代继位后,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尽管秦朝的存在时间很短,但秦始皇的成就却无法忽视,他为后来的中国封建政治体系奠定了基础,成为“千古一帝”。
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秦始皇回到过去,手里拿着一个地球仪,得知秦国的边界及世界的广阔范围,他是否能凭借当时的力量征服全世界?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凭借秦始皇的野心和实力,他有可能设定征服世界的目标。然而,也有人认为,秦始皇可能无法再做出那样的壮举,他或许只能在秦国的周围扩张领土。
原因之一是秦始皇从小生活在敌国赵国的首都邯郸,这种环境让他变得多疑且难以信任他人。在成年后,他更是发誓要灭赵国并杀掉仇人,这样的心态可能使得他在得到地球仪后,认为自己被蒙骗,甚至有可能将赠送地球仪的人视为威胁并加以除掉。
《史记》记载了一个名叫尉缭的谋士,他为嬴政出谋划策,建议他通过收买六国的权臣来获取大量的情报,使得秦军能在战斗中实现里应外合。然而,尉缭在秦始皇打下江山后并没有享受任何奖励,而是悄然离开,因为他感受到秦始皇对自己的猜忌。尽管他为秦始皇立下赫赫战功,但始终未能得到足够的信任,最终因小失误丧命。
另外,秦始皇从小就身体虚弱,患有诸如气管炎等疾病。在那个医疗条件较差的时代,许多常见的疾病往往会危及生命。如果秦始皇真有意扩展领土,面对诸多难题与挑战,恐怕也难以轻松实现。
总的来说,尽管秦始皇曾经以强大的力量统一六国,但如果面对更广阔的世界,他可能会受到自身性格、健康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像他当年统一六国那样轻松征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