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三国分别是曹魏、蜀汉和东吴,其中魏国最为强大,其次是吴国,最后是蜀汉。刘备占据了荆襄三郡和西川,魏国控制了北方和汉中,东吴则掌握了江东六郡(今天的大致范围是江苏南部、浙江和安徽南部)。
公元219年,关羽带领军队进攻魏国的襄樊地区。与此同时,孙权派吕蒙偷袭了荆襄三郡,导致这片重要领土最终被东吴夺走。关羽虽然奋力追击吕蒙,但最终被其围困并战败,英勇的武圣关羽因此陨落。为了替关羽复仇,刘备不惜一切代价,亲自率军出征东吴,却在夷陵遭遇陆逊的猛烈反击,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次失败让蜀汉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许多人认为荆州之战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
有观点认为,如果关羽当时没有北伐,而是坚守荆州,蜀汉或许还有机会统一三国。然而,考虑到三国之间的国力对比,即便荆州没有失守,蜀汉也难以实现统一。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三国的兵力对比(数据来自正史记载):
- 东吴兵力:大约23万。在晋朝灭吴时,吴国的兵力约为23万,且当时的吴国人口约250万,辖区包括4个州和23个郡。
- 魏国兵力:魏国兵力至少在50万以上。虽然魏国的具体兵力记录不明确,但可以通过其他记载推测,魏国的军队力量在50万以上。比如《三国志·诸葛诞传》中提到,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之乱时,魏军曾一度集结约40万兵力(包含叛军)。
- 蜀汉兵力:蜀汉的兵力相对较少,大约10万左右。蜀汉灭亡时,刘禅向晋朝交出了蜀汉的士民薄。薄上登记的军户为10.2万,士兵约10.2万人,人口总数约94万。
综合来看,即便关羽没有失去荆州,蜀汉也很难和魏吴两国抗衡。魏国的强大兵力和东吴的精锐部队,都是刘备统一三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障碍。各位对此有不同看法的,可以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