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重镇要做教育强镇,三水大塘如何投资未来?
创始人
2025-10-16 18:44:12
0

工业重镇要做教育强镇,打造更有温度的人文经济!10月16日,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大塘镇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系统总结大塘镇强教育“硬核”成果,并给出未来镇域名校培育工程线路图。

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的大塘,将教育作为头等大事的背后,是工业重镇探索人文经济的实践,将关注点真正落脚于“人”。面向未来,大塘镇将探索打造镇域名校、特色教育,让教育提升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未来镇域名校培育工程线路图。 通讯员 王梓遥 供图

培育名校

家门口上好学实现安居乐业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

今年上半年,大塘镇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基础设施投资、税收、招商引资等核心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区前列,产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作为湾区新材料产业高地,大塘正加速崛起特色产业集群。连续两年跻身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两大“万亩千亿”工业园吸引超500家企业和11万常住人口汇聚,如何让企业员工在此安居乐业?没有优质教育配套的产业升级如同无源之水。

目前,大塘镇普惠资源实现全覆盖,托育服务实现零的突破,有力践行了“公益性、普惠性”的教育初心,让年轻家长无“后顾之忧”,在大塘安心干事、放心创业。

有学上,上好学。今年初,大塘镇全面启动名校建设。永平小学更名为三水区季华小学,与区第三中学一同纳入镇域名校培育对象,分别结对区实验小学和三水中学附属初中,并借助季华中学牵线搭桥引资源实现“名校示范引领”和“资源精准下沉”,助力镇域名校快速成长。

将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大塘落实于行动。今年4月,三水区副区长、大塘镇党委书记钱静瑜以“名校领航 逐梦前行”为主题,为三水区第三中学师生带来超燃思政课,激荡奋斗力量,释放大塘镇打造教育名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信心。随后,大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江龙也走进三水区季华小学,为孩子们播种梦想的种子。

季华小学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将新增24个教学班,增加1080个学位。 通讯员 王梓遥 供图

面向未来,大塘镇启动季华小学改扩建项目,项目完成后将新增24个教学班,增加1080个学位,满足大塘镇适龄儿童入学需求。与此同时,三水区第三中学启动风雨操场建设,分阶段逐步对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优化升级。

三水区第三中学启动风雨操场建设。 通讯员 王梓遥 供图

打造特色

政企携手开启新课堂赋能成长

教育是民生之本,更是发展之基。

今年以来,大塘镇通过优化组织统筹机制、强化政校家企联动、实施系统焕新工程、推进“一校一策”行动、打造化学特色课堂、建设特色体育校园、AI赋能教育创新等系列举措,镇域名校创建的步伐越走越稳,势头越来越好。

教育从来不是千篇一律,一校一策打造北部镇域特色名校,是工业强镇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擦亮教育品牌。

大塘特色教育结出丰硕成果。三水区第三中学排球传统优势突出,多次在各级比赛中斩获佳绩,未来将争创全国排球运动特色学校。季华小学获评“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并在国际大赛中斩获金奖。

体育特色教育成为大塘重点打造的品牌。 通讯员 王梓遥 供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塘镇属2所小学均成功获评“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抢抓佛山“西甲”足球联赛火爆出圈以及大塘镇作为北部分赛区的优势,大塘镇专门制定校园足球发展计划,支持中小学校组建足球队、开展班级联赛,邀请冠军球队队员进校园,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

产业底色成为教育鲜明特色,大塘企业持续发挥产业优势,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今年,大塘镇联动大塘总商会、区纺织行业协会、区新材料与化工行业协会,设立“大塘教育发展基金”,为开展经常性奖教助学和支持镇域教育发展提供“活水源泉”。同时,大塘深化与九科生物、炬盛新材料、传化化学等企业的合作,联动园区企业做实“产业科创工坊”,开发化工安全、新材料等特色实践课程,创新打造“企业进校园、学生进车间”的育人模式,让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担任兼职教师,让学生走进企业研学,打造兼具地域特色与育人实效的教育品牌。

大塘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通讯员 王梓遥 供图

未来,大塘镇将进一步深化拓展校企合作,打造特色课程品牌体系,将校企合作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特色教育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大塘已经成为我孩子的家乡,这几年配套越来越完善,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好。”从湖南老家来到大塘工作近10年,刘明明(化名)已经在大塘买房安家,孩子不仅学习优异、还热爱足球,在绿茵场上收获快乐时光。

链接

观三水:朗朗读书声蕴藏未来,大塘教育让城市更有温度

朗朗读书声中,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也蕴藏着一座城市的未来。

大塘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发展教育事业 ,以名校领航、教育强基为目标,打造“人文驱动经济”实践的窗口,就是要以人文温度温暖人心,让更多人与大塘双向奔赴。

人文经济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经济范式,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终极目标是普惠民生。吾心安处是故乡,打造镇域名校、共建北部医疗副中心、启用三水北部足球中心,大塘合力绘制“文体教卫”融合配套的闭环图景,正是对“人”的深切回应:既要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更要让人才能安居乐业大塘。

车间林立仍是这座城镇的坚实筋骨,但校园里青春洋溢的脸庞将为大塘注入人文经济新活力——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不仅学知识学技能,也爱锻炼强体魄,最终服务于人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让一座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未来。

撰文:魏英 王梓遥

大塘镇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领导干部...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一)  《永远在路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
最新或2023(历届)教师业务...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
关于党员观看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 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受到全社会关注,让民众看到我党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再次...
最新或2023(历届)观看今日...   【篇1】  在中央一台的《焦点访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节目中,我看到了金帮红金班长的感 人事...
观看今日焦点访谈心得体会 二篇...  【篇1】: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  在中央一台的《焦点访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节目中,我看到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