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抱着手机,一看他玩,你就担心他上瘾?
别急着给孩子扣上“网瘾”的帽子,很多学霸也玩手机,不也考上重点大学了?
我家Coco小学一年级就有了自己的手机,小学六年他从没有节制,到自己掌控。
如今上初中了,我没有收回他的手机,他也会以学习为重,休息时打把游戏减减压。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如果孩子有下面5种表现,说明他的定力很强,手机在他手里,但他没有上瘾。
我家Coco在玩手机的时候,我喊他一声,他都会马上回应,干脆利落地锁屏,跑过来。
如果正在打游戏,他会说:“等我打完这一局,一分钟!”
这说明在孩子心里,家长的指令、现实世界的规则,优先于手机,他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也是一种延迟满足能力,孩子可以控制自己:有空了再看手机,这就是抵抗上瘾的顶级能力。
昨天Coco还跟我说:“Deepseek的回答很学术,豆包就比较偏向于聊天。”
原来是老师让他做个PPT,他在找资料的时候用到了AI,还发现了不同AI之间的区别。
你会发现:孩子用手机,不光是在打游戏、刷视频,他也会用手机查资料、整理错题。
手机成了他的学习工具,比去图书馆查资料,可便捷多了。
比如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我们就用3天出门玩了一趟,途中Coco一直在用高德查路线,用大众点评看餐厅,手机成了他认识陌生城市的导游。
在家的几天,他会跟爸爸打羽毛球、滑滑板,一起做饭、做家务,晚上全家一起玩桌游。
如果在孩子心中有他热爱的东西,在现实世界中能找到给他带来成就感和快乐的事情,那手机自然不会绑架他。
现实中的“热爱”,是抵御手机成瘾的最佳疫苗。
每次Coco打游戏都会叫着我一起,其实我本来不玩游戏的,都是他给我带上路的。
有时候刷到抖音、小红书好看的视频,我也会分享给他,他看到有趣的也会拿给我看。
只要孩子不背着你玩手机,就说明他把手机看作和电视、踢球一样的普通娱乐。
只要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顺畅的,孩子就很难沉迷。
记得初中第一次家长会,老师说:坚决不能给孩子手机。
我回家就跟Coco商量,他说:“别没收啊,我能管好自己!”
于是我们就定下了《初中手机使用规则》,虽然每日时长比小学少了好多,但Coco还是答应了,这一个多月也能坚持执行。
说明孩子内心是认可并尊重你们共同制定的规则的。
“不爽”是正常情绪,而遵守规矩是他的最终选择。
这就证明了孩子的自控力,以及对家长的信任!这两样东西,比单纯的不给孩子手机,要宝贵一万倍。
我们这代家长,太焦虑了。
🚩看到孩子成绩下滑,就想到他万一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看到孩子玩手机,就想到他成瘾后,瘫在沙发上的样子。
但很多时候,孩子并不会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
如今我们叨叨孩子“少玩点手机”,不就跟我们小时候被爸妈叨叨“少看会电视”一样么?
是人就得有娱乐,只是每个年代的人,娱乐方式不同而已。
如果担心孩子手机成瘾,那就观察上述5种表现,只要孩子能做到,那说明你培养得很好,他的自制力能够驾驭手机!
就不用过分担心啦~
上一篇:新税法为何在多国引发政商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