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寄希望于“冯长军的到任,为东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转型、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和发展动力。”看来,观念转变依然是当前汽车央企和国企的重中之重。
文/颜光明
空缺8个月的东风汽车总经理终于有了继任者,由东风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冯长军出任。有人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这则消息,称“本世纪最年轻的汽车央企总经理”。此新闻一出,引发关注,媒体热炒。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末最后一年,即1999年,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一汽、东风、上汽)任命行政一把手,清一色地换了年轻的面孔,人称“少帅”(竺延风38岁、苗圩44岁、胡茂元48岁),全都是从汽车圈里跌打滚爬出来的,血管流的是“汽油”,步步踏实,履历耀眼,故被行业寄予厚望和期待。
回望这段“少帅”执政史,也正是中国汽车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三大集团成了中国汽车业的三驾马车,代表中国汽车业的主体和方向。这种高速发展不仅体现在体制上的保证,还有市场稳健的政策助力,重要的是消费需求的拉动。
随着“少帅”们的离去,一个令人羡慕的“汽车时代”也随着转型进入了汽车发展多元,且不同经济成分参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区,即从单一的造车模式演变为全民造车的百花齐放,市场全面放开,在充分竞争中汽车认知与表达也被重新定义和演绎。由此,打破了传统汽车的格局,激活了汽车新一轮的改变和未来已来的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传统造车模式和国有体制为代表的三大汽车集团,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和空前的压力业已引发行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东风集团的新老总,有“三大汽车央企的第一位75后”,从履历上看,还是干财务的。“对此,有人质疑,搞财务的当总经理,这在东风历史上还没有过;也有人遗憾,比冯长军资历更老的班子成员没有上位。”
为什么?历史上的东风一直属于中国汽车的头部和骄傲,但进入2023年,居然被挤出前三甲,甚至爆出巨亏,高层被查,出现负面。其中,总经理长达8个月空缺不就成了问题,这岂能不让外界猜测,众说纷纭?
相比较而言,在世纪之交任命的“少帅们”有可预期的正向力,而如今的“新少帅”所面临的不确定的当下正是行业挑战的转型压力,恰逢前所未遇之大变局。对此,舆论寄希望于“冯长军的到任,为东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转型、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和发展动力。”看来,观念转变依然是当前汽车央企和国企的重中之重。
2025.10.12
下一篇:法国总理刚辞职为何又获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