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在雁门关西侧海拔2000米左右的管涔山上,数台直径220米的巨大风机缓缓转动,融入这片秋景之中。
“风叶转一圈能发10度电,秋季风速比夏季高,最近发电量明显增加。”通宝宁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盘道梁风电二期项目经理李强说,自5月28日并网发电以来,这个项目累计发电已超过2500万度。
“十四五”以来,新能源已成为山西新增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近5年来,山西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4309万千瓦,相当于每月新增三峡电站的一套70万千瓦水轮机组。
2020年山西每发7度电中约有1度是新能源电力。而到今年,在总发电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每发4度电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
从1/7到1/4,正是山西能源加快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目前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54.4%,外送电量位居全国前列,绿电外送交易量为全国第一。
“山西有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新能源产业在山西拥有更多机会。我们2021年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投资建设光伏电池智能工厂,成为山西省首批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云展说,公司每年生产的产品可以实现200多亿度绿电输出。
立足实际,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山西围绕光伏组件、风电装备两大产业,已形成较完整的制造产业链,去年两条产业链营收均超过220亿元。
绿电园区的建设,正在带来一场用电革命。山西打造以绿电为主的低碳、零碳园区,通过绿电直连等模式,推动绿电与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镁基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传统产业深度脱碳。
在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电园区,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满负荷生产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公司董事长孙琦表示,绿电园区3月份获批后,通过绿电直供,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电价和国际认可的绿电,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今年以来,山西绿电园区试点已由3个扩围至13个。绿色优势正在转化为山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产业集聚的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