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两日,京东健康突然换帅。原 CEO 金恩林离任,前 CFO 曹冬于当天官宣接棒。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市场讨论。
一方面,金恩林任内,京东健康不仅扭亏为盈,甚至业务蒸蒸日上。现在换帅似乎毫无必要。
另一方面,东哥给出的继任者人选也确实让人看不懂。曹冬虽然担任过京东健康的 CFO,但 2023 年后就不在京东健康工作,论对当前业务的熟悉度,曹可能并不比金有优势。
但难以否认的是,在东哥逐步回归,逐渐占到台前,甚至是 C 位的当下,CEO 们的角色也慢慢从“一方诸侯”变成“代天巡狩”。
想成为东哥的贴心兄弟,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成绩。
01
蹊跷的变动
9月29日,京东健康发布公告,金恩林已辞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原因是希望投入更多时间于家庭。另一名非执行董事易清清因需集中精力处理其他业务,也同时辞任。
根据京东健康官网显示,当前 CEO 为曹冬。曹冬对于京东健康而言并不是生面孔。他在 2019 年4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曾担任京东健康的 CFO,后又调任京东产发担任 CEO。
自许冉接了徐雷的班后,京东似乎形成了一种 CFO 担任 CEO 的循例。
对此,市面上的解读多以曹冬CFO出身,接任后更能在财务控制、资本运作等方面更具经验,有助于整个公司精耕细做,二级市场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京东内部有原 CFO 许冉接班徐雷;业内也有盒马 CFO 严筱磊扛起“后侯毅时代”。
但是仔细来看,曹冬的接班与这两者在逻辑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无论是京东还是盒马,在 CFO “转正”的时间节点,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彼时京东受到拼多多的严重冲击。在 2018 年,主打“低价牌”的拼多多异军突起时,包括京东、淘宝在内的老牌电商依然抱着品质电商的路径,错过了转型机会。2022 年拼多多再也无法被忽视时,京东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022 年京东营收为 10,462 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但增速只有 9.95%。但同年,拼多多营收 1,305.58 亿元,增速为 38.97%。净利润方面,拼多多达 315.88 亿元,而京东只有 103.8 亿元。
也就是说,拼多多用了十分之一个京东,获得了三倍京东的利润。
GMV 上,2022年京东 GMV 为3.47 万亿,增速为 5.6%。这个数据不仅远不如 2021 年 26.2% 的增速,在绝对数据上,拼多多 3 万亿 GMV 也在试探京东的地位。
据传在 2022 年底,刘强东在内部会议上大发雷霆。他说:“拿PPT 和假大空词汇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骗子。”
而当时的CEO是徐雷。
2023 年后许冉成功上位,也颇有拨乱反正的意味。
盒马的情况也类似。
候毅掌舵盒马的时期,盒马先后尝试过十余种业态:便利店属性的盒马 F2、主打社区超市的盒马 mini、折扣店火了后的盒马奥莱、盒马 X 会员店、购物中心盒马里、前置仓盒马小站、社区菜场盒马菜市......
在 2023 年,盒马与山姆打得火热,甚至出现了盒马开大巴车到山姆停车场拉客的闹剧。
方向不清策略不明,盒马自然也亏的一塌糊涂。2019年,同年的阿里内部大会上,侯毅亲自领取了代表业务最差的烂草莓奖。
2021 年 7 月,时任阿里 CEO 的张勇在全员信中宣布,将在集团内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
“阿里已经形成多引擎驱动、多业务赛道发展的局面。”张勇在信中说:这要求阿里必须面向客户需求和产业特质,形成各业务单元经营责任制上的板块治理模式。”
简而言之,所谓“经营责任制”,是将各业务群形式上成为一个独立公司,事业群负责人独立计算损益,从而判断业务到底是亏钱还是赚钱。
张勇这封信,可以说用强硬的语气说认怂的话。即使是张勇嫡系,候毅也确实没让张总赚到钱。
候毅离职一周年后,盒马就实现了盈利。盒马官宣在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的一个财年内实现了全年盈利。
诚然,CFO 对财务数据有着天然的敏感,陪跑 CEO 多年对公司基本情况、业务模式、和行业发展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在 CEO 步子跨的太大时,接棒的 CFO 也往往可以纠偏。
但京东健康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恰恰相反,京东健康已经是行业老大,业内其他对手只能望其项背。
02
镀金?摘桃?
京东健康到底有多健康?
前不久,京东健康刚交出了一份远超出预期的财报。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京东实现收入 353 亿元,同比增长 24.5%,期内非 GAAP 净利润达 35 亿元,同比暴增 35%。
流量层面,京东健康年度活跃用户超过 2 亿,上半年日均问诊单量超过 50 万。
作为对手的阿里健康,并没有公布同会计周期的财务报告。如果以去年全年的标准对比,京东健康在 2024 年总收入581.6亿,而阿里健康 2025 财年(2024 年)总营收为 305.98 亿。
京东健康比阿里健康多收入了一半。
利润上,阿里健康全财年实现净利润 14.32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 35.6%。京东健康 2024 非 GAAP 净利润达 47.92 亿元,是阿里健康的一倍有余。
(图源:腾讯微证券)
二级市场的态度也十分明确。截止 10 月 3 日休市,阿里健康港股市值约 1080 亿,京东健康市值 2110 亿。
也就是说,京东健康是阿里健康的一倍。更重要的是,京东集团港股市值也只有 3980 亿,京东健康相当于一半的京东集团。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京东健康已经勉强完成了刘强东“再造一个京东”的愿望了。
京东健康今天的成绩,与前任 CEO 金恩林密不可分。公开资料显示,金于 2014 年加入京东,曾于战略投资部任职。
金恩林后来在京东零售担任大药房总经理,负责内部孵化和发展线上医药和医疗业务,例如京东大药房、药京采、京东互联网医院和健康城市等,并在医药领域内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线上线下、批发零售、院内院外全渠道医药供应链。
现任 CEO 曹冬虽然在曾担任过京东健康的 CFO,但相比前任金恩林,工作内容上并不更专精于具体业务。
据公开资料,曹冬于 2012 年 1 月加入京东,在京东集团财务体系多个部门担任负责人。2019 年 4 月至 2023 年 5 月,曹冬担任京东健康 CFO。
此后,曹冬调任京东产发 CEO,精力主要在上市活动上,完全远离了在线医疗行业,直到本次人事调动。
对于曹冬来说,转了一圈后成了老单位的一把手,无论怎样都是不亏的。
何况京东健康已经今非昔比,在京东集团电商、配送、仓储等资源的配合下,规模效应明显,护城河已然形成。再加上京东健康打造的 AI 新冠产品业已初具成效,只要不出现类似魏则西事件的灾难,对手们想要赶超仍不容易。
也就是说,曹冬只要不犯错,甚至不犯大错,就可以保住京东健康行业老大的地位。
再加上曹冬 CFO 和资本运作方面的工作经验,让财报更加好看,也在能力范围内。
有了功绩,曹总日后不可限量。
03
谁是兄弟
与其他互联网大厂不同的是,京东在正常的职级体系外还有一套隐藏体系。
那就是刘强东的“兄弟”。
所谓兄弟,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人身依附性,但在实际操作上,刘强东肯定是为长、为大、为尊,其他各路入东哥法眼的高管们则是为幼、为小、为卑。
但是谁是兄弟,最终解释权永远在东哥手里。
2018 年,刘强东称“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2024 年 5 月,京东开始猛抓考勤、抓业绩时,东哥却表示:“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说到业绩,曹冬并不能过于骄傲。
在 2023 年 6 月至 2025 年 9 月期间,曹冬担任京东产发 CEO。彼时京东产发在积极筹备上市,在曹冬履任前三个月刚刚提交招股书。
曹冬去京东产发赴任,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明牌。市场也普遍认为,凭借曹冬 CFO 的专业技能和在京东健康的工作经验,搞定上市几乎是手拿把掐。然而事实是,京东产发上市信息因长期没有进展而失效。
更讽刺的是,京东产发与京东工业同在 2023 年 3 月 30 号同日官宣分拆,但今年 9 月 23 日,证监会官网已经发布京东工业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处理好上市这种“无功便是有过”的事件,曹冬还是被给了另一次个机会,一个更大的机会。
对于京东健康为什么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前任 CEO 金恩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京东健康没有所谓的2.0阶段,我们现在的使命愿景和辛总最早提出来的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金口中的辛总指的就是京东健康此前的老领导,京东零售前 CEO 辛利军。
2021 年 9 月,徐雷上位京东集团总裁。同月,辛力军就被从京东健康调任京东零售。尽管辛后来称自己不太乐意,但职位上却更靠近集团核心。
时过境迁,2023 年双十一活动是辛利军最后一次以京东零售 CEO 身份出现在公开场合。当天下午,他身着“京东采销”红马褂上台演讲,回忆起自己十多年前入职京东时当采销跑客户的经历,一度言辞激动。
随后,当年 11 月末辛力军离任,由许冉接替。今年年初,辛力军离开京东。
至此,东哥找兄弟的路径也很清晰:提拔有职无权的二号位,换掉不是兄弟的人。
9 月 25 日,金恩林代表京东健康在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 AI 健康分论坛上致辞。
麦子熟了五千次,刘强东还在宿迁干农活时,就决定了金恩林五天后的命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奇点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