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文中,作者介绍了六七十年代我国部分省份的驻军情况,如四川、辽宁、甘肃等。今天我们来聊聊海南的情况。事实上,在五六十年代,海南曾驻扎过5个师,堪称精锐云集。这背后不仅与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也与当时的战略需求密切相关。
海南是我国第二大岛屿,地处华南,北控北部湾,东临南海,是连接两广与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它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海防屏障,也是南海舰队的前沿基地。与此同时,海南在对外贸易中也占有关键地位,因此在经济和国防两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纵观历史,中原王朝的兵力往往集中在北方,因为北方的游牧政权如匈奴、突厥、契丹等一直威胁着中原。历代强盛时期,如汉、唐、明,都会发动大规模北伐;而国力衰弱时,王朝则只能依靠北方地势防守。因此,南方历来驻军稀少,岭南更是如此。唐代“天宝十节度使”大多集中在北方,岭南兵力最弱。宋代同样如此,面对南方叛乱和交趾入侵,往往要从西北调兵。而明朝中后期,由于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包括海南在内的驻军才开始增加,据记载,当时海南已有超过1.5万军队驻扎。
清代的局势又有不同。面对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不断入侵,清廷不得不加强沿海防御。海南当时属广东管辖,地位凸显,驻军从早期的2000余人增至晚清的8000余人,其中包括新军部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划分为6大军区,海南隶属中南军区。1955年后调整为12大军区,随后又增设福州军区。此后,广州军区成立,下辖41、42、43、47、55军,其中43军驻海南。彼时,43军拥有127、128、129、132四个师。海南岛面积不大,却要驻扎4个师,原因在于当时我国海空军力量薄弱,敌对势力可能在东南沿海发动两栖登陆,而海南正是前沿防御重地。
随着建设的推进,129师并入海军,43军于1961年撤销,其余部队分别划归广州军区和42军。进入60年代,美国加紧介入越南战争,为防突发事态,海南又增加兵力,设立守备27师,后改为132师。至70年代,海南的主要驻军是131师、132师,以及海南军区独立团。
进入80年代后,随着战争形态向高科技方向发展,1985年我国实施百万大裁军,撤销了大量军级、师团级单位。海南的131师被撤销,最终只保留132师。1988年,海南建省,岛上驻军仍以132师为主。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军力快速提升,海南的防御体系与几十年前已完全不同。2016年军改,全国7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海南归南部战区管辖。如今,随着海空军现代化,海南已从单纯的陆军防御转变为综合性战略支点。
从古至今,海南驻军的变化折射出我国战略格局的演变。今天的南海前线,已经不再仅依靠陆军师团,而是依靠强大的现代化海空军。向所有为国防付出的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