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追风者”如何精准测量台风数据?
创始人
2025-09-29 20:04:00
0

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7-9月的台风多发季即将结束,今年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都比常年同期偏多。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内,先后有“桦加沙”和“博罗依”两个台风影响华南地区。尤其是“桦加沙”的威力,更让我们意识到提前预报预警的重要性。

在“桦加沙”登陆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场已经陆续有大量航班取消,航空公司甚至将飞机转飞到内地机场“避风”。而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的定翼机两次起飞,逆向前进,从上万米的高空直击“桦加沙”,抵近暴风眼,探测台风的各项数据,为香港天文台的预报预警提供支持。28日,承担这项任务的机组结束休整回到工作岗位,接受了中国之声的专访。

“桦加沙”是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的最强台风,也让台风探测任务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承担这次任务的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机长陈永炽告诉中国之声,“桦加沙”结构完整而广阔,飞机起飞不久已经处于环流云层内,只能靠仪表数据飞行。以往他们的任务通常飞到一万米高空,这一次需要再飞高一千多米,尽量避开冰雹、湍流等强对流区域。

陈永炽表示:“挑战比较高。因为‘桦加沙’的结构很完整,其环流非常大,高度比较高。我们看过一些天气图之后,决定用比较高的高度飞往台风区进行这一趟任务,尽量避开强对流区域,我们这一次的高度比之前的任务高出了一千多米。我们也随时留意天气雷达,如果遇到对飞行安全有影响的区域,我们会避开这些地方。”

9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拍摄的台风“桦加沙”内部结构(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虽然强调避险意识,但飞行服务队在台风探测任务中也有过遇险的经历。2023年7月,台风“泰利”接近香港,执行探测任务的定翼机机头挡风玻璃被冰雹击中出现裂痕,任务紧急中止。

陈永炽进一步说:“当时飞机在一万米的高空,虽然仪表显示机舱压力正常,但是还有失压的风险。我们的机组人员立刻采取紧急程序,并紧急下降到三千米以下的高度,也中止了任务,折返基地。”

机组人员研究气象数据和飞行计划(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为了确保迅速、从容地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飞行服务队定期接受各种应急预案的训练,包括机舱失压、紧急下降、引擎失火等。每年的台风季到来前还会开展复修训练,在实际任务中也会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飞行计划。9月23日,针对“桦加沙”的探测任务,第二次飞行就在下午原定时间的基础上提前。全天两次飞行各两个多小时,都是由机长陈永炽、副机长钟永年和空勤主任杨峻的三人团队承担,每次投放9个探空仪。他们需要计算好时机,在台风圈进入香港飞行情报区之后到香港天文台选定的位置投放探空仪,沿途不断评估天气情况,在飞行安全和下投位置中取得平衡,并赶在香港国际机场还具备起降条件的时候返航。香港天文台科学主任庄民诺介绍,每个探空仪悬挂降落伞,在落地过程中采集气象数据并实时回传。

庄民诺表示:“它有一个降落伞,从十公里到地面要十多分钟,可以采集到热带气旋附近不同高度的实测气象资料,其中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还有气压。比较接近地面的数据,特别能帮助我们分析台风的强度和风场。”

探空仪示意图(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这些气象数据也可以融入计算机预报模式,提升台风强度、路径及结构预测的准确度。另外,机载的专属气象数据量度系统也会对飞行途中的三维风速、气压、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参数作高密度监测,这些数据可用于研究航程中的湍流,以及起降时遇到的低空风切变。

“9月23日早上,一个下投式探空仪,在距离台风中心大概120公里的地方,记录到了时速超过135公里的飓风程度的近地面风速,显示它的12级飓风的范围相当广阔,而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确定12级风圈的范围,天文台当时也将飓风圈的半径由110公里调整为140公里。这在防灾和预警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后我们发出了10号飓风信号,而这个探测任务对于发出这个信号的考量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个台风靠近香港的时候,我们的实测数据也显示它的飓风圈的大小很接近这个数字。”庄民诺说。

右起:机长陈永炽、空勤主任杨峻、天文台科学主任庄民诺、副机长钟永年(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香港天文台和政府飞行服务队从2009年开始合作,利用安装在机翼上的高频气象数据探测器收集机场范围温度、湿度、气压及风速等数据。当年7月的一次远程搜救任务中,“捷流41”定翼机飞入台风“莫拉菲”的中心范围,意外收集到珍贵的热带气旋数据。2011年,两个部门的合作范围正式扩展到南中国海。十几年来,他们的定翼机从“捷流41”换代成“挑战者605”,除了机翼上的高频气象探测器,又增加了下投式探空系统,弥补传统海面气象观测的不足,从高空投放也降低了飞机飞进台风的风险。

机师在“挑战者605”机舱内工作(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目前,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的十多名定翼机机师都具备台风探测的飞行资质。香港天文台还从2024年起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展联合观测,双方的飞机作业范围实现互补,这次“桦加沙”台风探测任务也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合作。此外,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还通过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以及广东、澳门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协同开展海上搜救的应急任务和日常演练。副机长钟永年参加过这样的演习。

“定期合作做演习的救援行动。我们会模拟整个行动,定翼机先到场,然后引领直升机合作,找一个模拟落水的人员。可以真实直观地看到在海上落水人员的实际状态。”钟永年说。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表示,希望通过与内地单位的合作交流,携手推动行业发展,造福更多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在明向前总统挨个送中秋礼物   近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中秋节前向多位前总统及家属赠送礼物,包括朴槿惠、李明博、文在寅及已故前总统...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限购限行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限购限行提案近日,两会关于“法”的...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立法法修订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立法法修订提案今日下午,十二届全...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税收法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税收法提案最新或2023(历届)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两会关于... 最新或2023(历届)两会关于明星提案大全,两会关于明星提案总结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吴章勇)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