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妈养你一辈子,到头来,把爹妈送养老院,吃不好,住不好,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就是等死。这是什么子女?
什么爹妈拖累了自己,你也是为了工作,不得不把老父母送到养老院,这都是借口。
把爹妈送养老院,就是你怕麻烦,你不想伺候,要过自由的生活,要听爱人的话,真的令人生气。
年纪轻轻的,对父母好一点,稍微想一想办法就行了。家里添加一双筷子,一个碗,再加一张床,哪里那么难?
以上言论,你在生活中,网络里,应该听过不少吧。
别急着肯定,等你六十岁之后,就会有另外的看法了,很多人把以上的话,反着来说。
01
我的外婆,活了九十多岁。
外公是七十二岁过世的,接下来,就是外婆一个人独居。
外婆年轻的时候,在镇上开南货店,也赚了一些钱。不过钱,基本被几个舅舅,都掏空了。买房的,打造轮船的,给孩子交学费的,反正都有要钱的理由。
外婆一辈子,也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店铺是租来的。
后来不开店了,就在村里的某个角落里,搭建了一间木板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木板也腐朽了。
四舅舅家有一栋房子,地面两百多平,还两层。腾出一间房子,给外婆住,也最好不过。
在四舅舅家住了五年后,外婆再次面临房子的问题。因为四舅舅决定卖掉房子,去城里定居。
外婆不得已,跟随小舅舅住,但是小舅妈很苛刻,外婆忍气吞声。忍不住了,就把所剩无几的积蓄拿出来,请人在村里,又搭建了一间木板房。
到外婆走不动的时候,几个舅舅都开始扯皮,谁都不想多管。
经过合计,大家决定轮着来,一个月一换。
外婆彻底走不动的时候,人也糊涂了,一张口就是骂人,还常常滚下床。
当然,外婆也一身病,几乎隔天就要去医院拿药。一年里,住院的时间,长达五个月。
四舅妈照顾外婆的时候,抱怨了一番:“活这么长寿,这是坑害了子孙的寿命吧。这老人,要把我也折磨死了。”
是啊,四舅妈六十多岁了,一头白发,走路也气喘吁吁。四舅舅的身体更糟糕,没有办法做尽孝的事情。
有一天夜里,四舅妈在医院值守,自己晕倒在地。要不是及时抢救,都可能比外婆先走一步。
从医院出来,四舅妈决定把外婆送到养老院。话一开口,很多人反对。
是的,外婆有几个子女,到养老院住,这太不体面了。
四舅妈就生气了:“如果大家不同意,那以后大家多管一管。我身体不行的时候,我是完全不会管老人的。”
所有人,沉默了。所有人,都已经老大不小了,我的小舅舅都五十多了;我的大舅舅七十岁;我的二舅舅,早已过世......
02
六十岁,不仅是大部分人退休的年龄,还是一个人真正进入老年的开始。
很多人,从此就身体大不如前了,并且收入也开始减少。
此时此刻,你还有八九十岁的老父母,需要伺候。这应该不比上班更轻松。
鉴于家庭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尽孝的难题。
其一,六十岁之后的子女,身体状况,可能不允许照顾老父母了。也许他自己,都苟延残喘,比父母早走的可能性也大。
子女的爱人,从法律上,没有照顾老父母的义务,但是从人情上,是逃不过的。这爱人也年纪大了,难免会牢骚,这就导致夫妻没有办法好好过。
其二,不是所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有退休金,并且月入五六千。尤其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大一批是农村人,靠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别说退休金,就是存款,都没有几个。
经济上的困难,也说明了,家庭是没有办法请保姆的。送老人去养老院,公家的,还是少花一点钱的。
其三,很多六十岁的人,除了管老父母,还有带娃的任务。这子女在城里混,也不容易。这样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夫妻两个人,一个在老家给老父母尽孝,一个去城里给子女带娃。
长时间夫妻两地分居,也降低了养老的质量。甚至他的晚年,是孤苦的。
其四,少子女家庭中,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妻,要同时照顾两三个老人,这真的分身无术。送老人去养老院,变成了刚需。不是不孝,是精力有限。
老人的生命和终点很近了,而子女还想多活几年。这样的人性,也不是很奇怪。不要总是道德绑架,要子女拼命去照顾老人。
03
任何事情,真不要一棍子打死人。要回到理想的角度看问题。
很多人,真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了解他人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也没有看到老人有多折腾人。
很多人,狠狠地说:“凡是把父母送养老院的,都是不孝顺。”这其中有一个隐蔽的思维,就是担心子女,送他到养老院。话,是说给子女听的。
还真不是所有的养老院,都是大家印象中的,脏乱差,工作人员很恶毒。也有一些养老院,是其乐融融的,有老人互相陪伴,得到了临终关怀。
如果可以去一家还好的养老院,老人内心能接纳,那么一家人的日子,还会稍微松一口气。
盲目指责子女不孝,只会让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更加糟糕,也可能物极必反,子女索性对老人不闻不问,断交了一样。
任何人养老,第一步是靠自己,第二步才是靠子女,顺序不要搞反了。
任何时候都不要指责他人,而是理解他人,社会风气反而会好一些。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