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宝安搞了一件大事。
一场投融资大会,足以让深圳搞科创和制造业的老板们惊掉下巴。这个会不止是9家银行、5家创投机构与十余家企业签约,4支基金落地,也不止是132家金融机构精准对接425家宝安企业。500亿资本死磕宝安背后,是宝安在抢夺全球产业生态C位。
一场大会释放了深圳科技产业“生态制胜” 的信号,所谓“南山有超总、宝安有九围” ,正在勾勒深圳全球产业竞争的雄心。
500亿资本重构产业生态
此次大会的500亿元资本,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投喂。银行信贷、风险投资、产业基金三类资本分别发挥所长,深度改变产业发展逻辑。
工行、农行“国家队”与招行、平安银行联手,将研发贷、知识产权贷送到企业手中。云豹智能凭借 AI 芯片技术,没拿厂房抵押照样拿到亿元授信。“果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直接获得银团支持,筹划H股发行上市。
这种“以技术定信用”的模式,让在宝安的企业可以真正实现技术变现。
风险投资领域在宝安也瞄准了硬科技赛道生态,而非单一企业。国中资本投了戴盟机器人,还拉着它对接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英诺天使看上鹿明机器人后,直接把它 “送” 进宝安智能制造产业园。VC 们在这里不搞“短线投机” ,转而当起 “生态红娘”,将产业链串起来,让 “小而美” 的专精特新企业,快速融入产业圈。
平安资管带 300 亿私募子公司落地,鼎晖砸 10 亿做空天产业基金。其中,空天产业基金正推着宝安企业参与卫星导航、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国际标准制定。资本到了宝安,直接就变身为抢全球产业制高点的 “武器”。
这三类资本凑在一起,推动宝安产业“跳级式”生态跃迁。宝安要建的,是能和硅谷、慕尼黑这些全球顶尖产业集群 “对打” 的生态体系。
资本为何“死磕”宝安
资本为何“死磕”宝安,因为宝安有别人没有的底气。
2025年上半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0.22亿元,同比增长4.7%。在4.7%的增长曲线中,第三产业以6.5%的增速领跑,增加值达1320.99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产业格局上,宝安正从传统的“制造当家”,迈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双轮驱动”新阶段。
目前,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已顺利开园,将成为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产业高地的重要承载区。同时,宝安消费新场景加速涌现,从粤港澳大湾区首座大悦城正式启幕,到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湾区书城等地标蓄势待发。
在如今的大环境里,来宝安走一走,立马有提振信心的感觉。为什么宝安如此元气满满?
宝安产业腾飞的背后,是一场深刻的“场景革命”。宝安已经将“技术,场景,产业”的闭环玩明白了,拥有支撑全球产业生态位的底气。
2025年4月,宝安区宣布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以“全域开放”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场景,并且为好产品找好场景、为好场景找好产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2025年起,宝安将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力争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兆威机电“灵巧手”就在宝安机场开展实测验证,率先用于机场智能分拣场景,效率提升42%。
坚持“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也让宝安抓住了各种产业发展的风口行业。
人工智能在宝安,是“能落地的真家伙”。“宝医数智” 医疗大模型覆盖了 9 家医院、220 家社康,基层医生靠它能精准诊断;实现24小时在线的AI辅助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60个场景应用,惠及近500万居民。而工业园区装的 AI 质检系统,一下能把产品合格率提了 30%。
智能制造是宝安的传统优势。近 5600 家规上制造业企业,早织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对中小企业来说,这就是 “天堂”——做智能传感器的微特电子,在宝安半天就找齐了上下游合作伙伴,产品研发周期直接砍半。
机器人赛道上,宝安正朝着 “全球创新策源地”冲刺。戴盟机器人的协作机器人,在电子组装车间里精准度能到 0.02 毫米;安诺机器人的 AGV 小车,早成了华为工厂的 “标配”。更牛的是,宝安还聚齐了减速器、控制器这些 “卡脖子” 的核心部件企业,打破了国外垄断。
宝安的优势不是某个企业,而是能联动发展的场景生态。所以资本重仓宝安也就实属必然。
企业来宝安,政府帮老板一起赚钱
单有配套和硬件发展,宝安还不足以让资本趋之若鹜,营商环境也在不断超越过往。
很多人说,深圳的营商环境已经没有那么多亮点可以拿出来说了。但宝安的动作,立马打破这种质疑。
2024年12月,宝安荣获2023—2024年度商业创新样本城市“营商环境年度城区”,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获奖的秘诀,是宝安打造“企业服务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宝安收集企业诉求2563件,办结率达到98.4%;帮助近500家企业增资扩产、超2000家企业找订单;对接近5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促成融资金额约474.3亿元。
宝安的企业服务不仅无时不在,甚至无事不在。可以说在宝安,政府不是管理者,而是“帮你赚钱的合伙人”。
面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前沿产业领域,宝安推出2万平方米“零租”空间,通过遴选入驻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享2年免租优惠;打造2.3万平方米“极客智造”“无忧空间”,入驻的初创团队可享3-12个月免租优惠。对很多企业来说这“最重的成本”已经没了。
面向软件、互联网、数据文娱产业,在前海科兴科学城、稻兴环球科创中心等园区,推出8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空间,通过“政府补一点、园区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大幅度降低租金成本。
面向低空经济产业,在大铲湾、燕罗两个低空经济产业园,推出4.8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空间,新引进的规上企业可享3折租金优惠,新引进的规下企业可享5折租金优惠。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79家,全深圳排名第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5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507家。这里每平方公里有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商事主体数量接近百万,日均新增“老板”300余名。
看到宝安的“速度”与“增长”,深圳的老板们,心动了吗?
南山有超总,宝安有九围
要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即将腾飞,肯定要看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哪里聚集。
这场投融资大会的举办地——九围国际总部区,正是宝安野心的集中体现。所谓“南山有超总,宝安有九围”,它不是简单的 “园区开发”,而是要打造能链接全球资源的 “产业枢纽”。
选址就能看出九围的野心。它位于宝安区航城街道,距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仅5公里,紧邻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国家级战略发展平台。深中通道、深大城际两条重要交通走廊将其与大湾区紧密连接。企业在这里,1 小时能到香港、广州、东莞,24 小时能把产品送到全球。
总面积9平方公里的区域,不仅是企业总部云集之地,更坐拥优越的产业生态资源。清华、北大的科研机构,让“实验室”与 “工厂” 只有 5 公里:鹏城实验室的 AI 算法,半天就能在九围的企业生产线测试;清华的机器人技术,三个月就能转化为产品,九围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技术转化最快的产业区。
九围当然也考虑到了宜居和人才的生活需求。因此它定位是“产城融合的生态样板”。有学校、医院、公园,还有国际人才社区,吸引全球产业竞争的 “顶尖人才”。
九围将是深圳培育新兴赛道的,全球竞争力的不二选。他与“南山超总”有望形成互动,成为深圳全球产业竞争的核心承载地。对于未来深圳科创产业生态,九围正是破圈之地。
宝安用500亿融资证明了自己的产业吸引力,用九围国际总部区展示了自己的战略野心。从资本到产业,从政策到空间,看到今天的宝安之变,其实也是深圳科创产业生态的跃升。
钱流向哪,哪就是未来,这是铁律。当资本,场景,技术,企业都在向宝安聚集,那么深圳的产业未来的答案,其实已有分晓。
文|深圳客编辑部
图片来自网络
深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