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一幅色彩浓烈、笔触奔放的画作在大屏上展开:头戴银饰的苗族少女举着智能手机,与身后轰鸣的高铁列车并置在丰收的稻田中。9月18日,在2025贵州省第一届文旅主理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主理人徐小迪带着《贵州村画》项目走向讲台,用充满激情的讲述揭开了"东方毕加索"画笔生金的奥秘。
"这不是普通的画作,这是贵州乌蒙山区农民用画笔讲述的中国故事!"徐小迪手持一幅农民画,向评委和观众展示着水城农民画"大红大绿、大俗大雅"的独特美学。现场观众仿佛被带入六盘水市水城区的多民族村寨,看到汉、彝、苗、布依等民族创作者如何将农耕生活、节日庆典绘于画布。
大屏幕上闪过一组对比图:一边是1988年水城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老照片,一边是2025年2月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画说贵州》展览现场。画作中传统火塘与现代无人机在同一画面和谐共处,令日本观众惊叹"这是中国浮世绘的姐妹篇"。
"我们从三个维度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徐小迪的演讲渐入高潮。她展示了一条印着农民画图案的真丝丝巾,"这是与本地企业合作的衍生品,我们已开发50多类文创产品"。接着画面切换至全国首个农民画主题艺术餐厅——原木餐桌上的画作图案、墙面上悬挂的《红红火火》复制品,让食客在用餐时沉浸于艺术氛围,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台下评委频频点头当听到版权运营的创新模式时。"我们已完成2732幅作品的版权登记,画家不仅能卖画,还能通过版权获得持续收益。"徐小迪列举2024年数据:相关产业收益413万元,其中版权收入36.4万元,真正实现"一幅画多次变现"。
大赛评委、省文旅厅专家点赞道:"该项目不仅破解了民间艺术传承难题,更探索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水城方案'——通过构建大师工作室、师资培训、校本教材'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让农民画从田间地头走进大学讲堂。"
现场掌声最热烈的时刻,来自徐小迪展示的全球足迹图:从2005年巴黎市政厅首秀,到2024年温哥华美术馆展览,再到2025年东京展览,水城农民画已登陆20多个国际城市。"当加拿大观众在《月圆的时候》前感受中国人的团圆情结,当日本友人在《骑马》前驻足,我们知道,农民画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友好使者。"
路演结束时,大屏幕定格在一幅新作:苗族绣娘正在蜡染布上绘制火箭升空的图案,传统纹样与航天元素奇妙交融。这幅作品仿佛在诉说——根植于乌蒙山区多民族沃土的农民画,正以最鲜艳的色彩,绘就着传统与现代对话、艺术与产业共舞的新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欣
编辑 罗昌
二审 吴兵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