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星球里有一座Story Forest,是专为孩子们搭建的集合了世界各地童书和绘本的图书馆。只要是年满3岁的孩子,都能在这里随手采集和聆听到生动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Story”的含义,只是,为什么叫Story Forest?
巧合的是,今年5月我在日本大阪也偶遇了一座Book Forest。这也是一家儿童图书馆,坐落在中之岛公园里,我正是在逛公园时发现了它,并被这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了进去。有相似就会忍不住比较,我一边阅览一边在心里想:这座图书馆上下有三层,名副其实,的确像一座森林;我们的Story Forest没有这么大,但书的陈列方式更平易近人一些……
(左)位于大阪中之岛公园的Book Forest
(右)写字楼里的Story Forest
不管什么类型的书都是由纸浆做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事本就来源于森林。故事星球的Story Forest不在野外,而是尝试在这钢筋水泥世界里,打造一座精神开放的公园。
环境!环境!
Story Forest 里囤着叹为观止的童书,渗透在所有环节让孩子可以被托举着进入阅读的美好世界。
礼物袋一样的书袋“糖衣炮弹”每周一发
还有“隐藏主题”!
在被书包围的阅读空间,小小孩子们最先留意到的可能是这里随处可见的“动物们”。Story Forest的生态相当不错。你不仅能看到平原地区常见的小猪、兔子、小刺猬,还有机会一瞥来自各种栖息地的生物。在这里,帝企鹅一家亲昵地依偎在一起,老虎和长颈鹿比邻而居。抬头看,还能看到一只大火鸡有点憋屈地窝在书架之间。有一些动物颇有来头、自带光环,比如这只大眼睛鸽子。如果你不认识它,可以问问故事星球的小朋友,几乎所有人都能告诉你它是谁。
这些动物都深谙“在图书馆须安静”的守则,平时不大引人注目。但在星球的藏书里,大多数绘本都会请它们做主角。因此,如果老师在共读时邀请合适的动物玩具或手偶加入,孩子会变得非常兴奋!即使它们只是乖乖地坐在小椅子上,也会改变当下的磁场。已经可以独立进行英文精读与写作的孩子们越来越少地需要动物玩偶,在摄入各种媒介信息后,他们开始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有意地划清界限。
而Story Forest的小朋友在语言发展水平和其他认知层面都处于启蒙阶段,对周边事物抱有纯粹的好奇心。毛绒玩偶提供着安全温暖的环境信号,生动的视觉提示,还能创造出许多TPR教学(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机会。我最喜欢的互动游戏书之一This is Owl和猫头鹰手偶就是绝配。而且当阅读结束、小朋友还想继续和手偶玩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Now it's daytime, so owls need to sleep! Can you say goodbye to her? 从没有孩子拒绝过这个请求。
心理学家说,大脑抵制那些强加于它的、无意义的东西。当我们和身边的环境产生联结时,学习才真正发生。
书架上的手偶,窗边的植物,一条毛茸茸的毯子,一根引发遐想的羽毛……这些小物件是Story Forest充满童趣的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激发孩子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好朋友。当儿童还不能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时,我们更需要为他们打造丰富多彩的光线、气味、材料、声音、色彩。这些也是语言,所有能引导孩子理解周遭环境、呈现内在自我的事物,都是语言。
一直换花样的魔力球,把书中场景变成现实
你能猜到这对惟妙惟肖的剪纸,
其实是从外卖包装袋上剪下来的吗?
我自认是个“手工废”,刚加入时我最大的焦虑就是:如果我做不出这些好看的道具怎么办?现在这种焦虑已经平复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同事们在先前的教学中已经攒下了很多有趣的小玩意儿,有的是专门买来的,但更多的是自己手工制作、变废为宝的。这让我时不时有一种寻宝的感觉。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孩子永远不知道老师的那些宝贝是从哪儿来的。因为从哪儿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在未来随时有可能被从抽屉里翻出来,带给下一个孩子惊喜和快乐。
说到环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Story Forest的导师团队超级可爱又专业,大家都有着双语浸润的成长背景/求学经历/工作经验,毕业于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等优秀学府,爱孩子,懂得双语的价值,能用双语与儿童和家长工作,TA们是孩子们心中的故事国王与精灵!
读一千零一个故事的独立小孩
Story Forest的中心当然是story。当我们向新朋友介绍自己时,往往会把这个词翻译成:阅读。
在一个人人都在谈论阅读的年代,人人也都对阅读有自己的定义。有人认为只有严肃阅读才算阅读,网络文学?打入另册。有人默认阅读就是读文字,世界上还有无字书?那有什么好读的。
Story Forest阶段的阅读,和精读写作阶段的阅读也不太一样。在前几年的工作中,我接触较多7-15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跨度很大,但所有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独立阅读,不仅意味着孩子无需协助就能自主读完一本书并理解其内容,也意味着孩子已经准备好习得以下能力:拥有个人的阅读审美与品味,从书中进行信息检索和筛选,批判性鉴赏和分析……简单来说,就是从"learn to read"过渡到"read to learn"。
我想把以上这些技能比作高楼大厦,只要你愿意,它可以无尽向上延伸。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大厦的地基——阅读兴趣和习惯——足够稳。打好这个地基,就是Story Forest想要为孩子们做的事。
我们提供一对二的家庭指导与沟通,并且优先聘用可以流利使用双语的中方导师来进行启蒙初期的工作。因为对于3- 8岁的孩子而言,接触第二语言在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亲密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孩子还不能完全用英文进行流利沟通,面对一个不大会说中文的“外国人”,因为表达不畅会增加紧张和局促感,很难用完整和有意义的句子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不是特别有早期教育和语言学的初心与热情,也很难真正与那么小的孩子产生连接。
从零基础开始,成长为一个摘取“独立阅读者”奖牌的小孩,是现代的一千零一夜。我们在意孩子们真实的意愿与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什么比游戏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致和动力。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而3-8岁孩子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对玩耍的欲望更强烈,保持专注的时长也更短。这要求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多种富于变化的活动,同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来传递想要表达的主题。
比如,在进行食物主题的共读时,我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份包含主食、饮料、甜点的菜单,大家来轮流扮演服务员和顾客,不仅练习了饮食相关的词汇,还能练习点餐交流时的日常表达。
第一次一起读书,有点害羞怎么办?与其用传统的自我介绍方式,不如启用这个神秘的大盒子,请小朋友把手伸进去,随机抽取一个话题。
在Story Forest阶段的小组工作坊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贯穿始终。无论是经典主题Super Story Channel,还是最近的新作Immersive Life,都是一场大型的Role Play。小朋友喜欢扮演公主、女巫、巨龙,也喜欢体验机长、医生、主播的生活。只要假装自己本人没有上场,就能全情投入!
游戏这么受欢迎的诀窍是什么呢?我一边不亦乐乎地设计新的游戏,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也许,有很多种特质都使游戏的魅力长青不衰。它使得儿童在安全的环境里也能体验到变化、不确定性和刺激;很多游戏都会调动身体的律动,搭配上动感的音乐、不同触感的道具;或者像角色扮演这种游戏,能够创造“becoming something else”的无限可能……
但我想,我们喜欢游戏,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和其他受欢迎的教学活动一样,提供着自信、自由、包容的情感体验。
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将我和孩子的距离拉近,也带我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我常常会设置一个共读之前的小仪式:请孩子们在白板上画下自己的头像,体现出今天发型、装束和心情的变化。最近和我一起阅读的Z同学,刚开始画自己的头像时总是有点局促。她一会儿说,“哎呀画歪了”,一会儿又说,“这个脸画得不圆”。每画两三笔,总要拿起板擦。
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为拙劣的手工技巧感到焦虑的自己。大部分孩子在创作时,应该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吧?怕犯错,怕不如人,怕被责备,怕很多很多……
我不想对孩子说,“你画得很圆”,这只是在强化统一的标准;我也不想否定她的表达,因为我知道这是她大脑里的紧张在说话。我选择给她时间,及时向她发出真诚的赞扬和不带嘲讽的笑声,并默默把板擦拿远一些。几天之后我便注意到,Z同学这样说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消失。
积极自我暗示的力量是强大的。当作为教育者的我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小朋友歪歪扭扭的画作说“It's okay”时,我内心的那个孩子也渐渐放下了对“美”的执念。
当我们由衷地对孩子说“Good job”时,是在浇灌他的自信;当我们把发布指令的权利交到孩子手上,他体会到了主体性和自由;当我们说“It's okay”,并且真的不去评判游戏表现时,他就会感受到被包容,和被爱。
Story Forest的中心是story。比起阅读,它有一个更准确的翻译:故事。
故事将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接、经历记录下来,成为记忆的一环。故事被人写出,被人阅读,在人群之间分享流传,将我们与我们的朋友、家族、国家、历史联系在一起,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我想,这就是Story Forest里最重要的东西。
创造力养育进行时
在了解Story Forest的过程中,我读到:“Story Forest故事公园,生长在Storyland故事星球上。目前它是一座适合4-7岁孩子的图书馆,未来它有许多的可能。”
6年的生长已经把“许多的可能”具象化了。“故事跷跷板”项目启动后,3岁的孩子也能在这里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和书交朋友;除了长期会员,故事公园还定期向社区开放,为学校策划读书节,邀请海内外作者到访,帮助更多社区成员体验阅读、创作的多种乐趣;在playful learning的框架下,导师们持续探索和开发着新鲜有趣的主题,带领孩子在小组环境中表达自我,向未来的独立阅读写作阶段过渡。甚至有一天,我们将真正去到田野林间,将更多大自然的创造力与故事结合。
6年来,Story Forest已经服务了超过500个家庭。可以真诚地说,每一个家庭都是特别的。一胎家庭或多胎家庭,公立、双语或国际学校环境,不同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正是在长期的陪伴中,我们才获得了足够的动力、热情和经验,不断进行探索。
就像任何一座公园一样:来晒太阳的人多了,我们就增加长椅的数量;经常有孩子来春游野餐,我们就加强对草坪的养护;晚上也有人喜欢来湖边散步,那么,就多点亮几盏温暖的路灯。
Story Forest 想要做的,是在不同家庭和社区的家庭阅读拼图里,填上缺失的那一块。导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思考和讨论各种文化主题,营造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第三教育现场。
每本书、每个人、每次交互、每段对话……都可能成为一块拼图。
如果你也想像Echo这样从事着一份被童真滋养的工作,并且:
喜欢孩子,也被孩子喜欢,享受用英文与儿童对话
有海外教育或生活背景,适应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
敢于创新,能以成长性思维面对变化和“问题”
欢迎投递简历和自我介绍到Vivian@storyland.com.cn 应聘阅读导师。工作地点:上海市长宁区
在每个葆有童心的人的心中,
都有一座故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