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主题相似,《轻于鸿毛》口碑为何难及《好东西》
创始人
2025-09-19 23:20:41
0

由周铨执导,宋佳与佟丽娅领衔主演的双女主公路电影《轻于鸿毛》近日上映。这部聚焦女性关系与自我和解的作品收到观众与影评人的两极评价——既有声音称赞它为女性题材电影实现了视角突破,也有观点直指其在叙事逻辑与主题表达上存在的明显短板。

细心的观众发现,《轻于鸿毛》的风格与《好东西》相似,甚至主演(宋佳)和出品公司都与之相同,却未能复刻前者的好口碑。截至9月19日17时,影片豆瓣评分仅6.4分。此前虽凭借宋佳、佟丽娅的号召力积累了一定热度,但上映7天仅收获1365万元票房,远未达到市场预期。

以轻松幽默方式探讨深刻话题

《轻于鸿毛》的故事以男人钟实跳海自杀为开端,前妻李鱼(宋佳饰)与现任沈飞鸿(佟丽娅饰)因一栋未过户房产的归属产生纠纷。为获得房产,李鱼需要证明婆婆的身份,于是两人带着婆婆踏上返乡公路之旅,在这一过程中,彼此从针锋相对到相互理解。

《轻于鸿毛》打破了传统女性对立的叙事框架,没有陷入手撕前任的俗套剧情。周铨通过荒诞喜剧的风格,营造出黑色幽默的氛围,例如交通违章、同夫巧合和遗产继承等情节,在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推动了剧情发展。这种以轻盈姿态解构沉重现实的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荒诞与真实。“两位女主并没有走向狗血的雌竞,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冲突,照见彼此的困境,认同彼此的差异,先与对方和解,进而与自己和解。”影评人“本可爱”如是评价。

演员的出色表演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宋佳为李鱼一角设计了鲜明的东北口音与干脆利落的肢体动作,将角色的泼辣果敢诠释得淋漓尽致;佟丽娅则以细腻的表演,精准呈现出沈飞鸿温柔外表下的坚韧内核。正如影片首映礼上嘉宾王俊凯所言:“影片笑点与泪点交织,两位女主的演技为故事注入了女性温度。”

电影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一些深刻的话题,如女性如何在困境中重建自我价值。李鱼和沈飞鸿在各自的生活中都面临着困境,李鱼有着丧子之痛,家庭破碎;沈飞鸿则在丈夫自杀后,面对债务和剽窃自己创意的前老板不知所措。在这段公路旅程中,她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最终找到了生活的勇气。

叙事节奏与主题表达的失衡

影片中,意外情节被设定为推动两位女主关系转变的核心节点,但这种“强巧合”式的设计,让人物关系的递进显得刻意且不真实。无论是开头的车祸推动两人相识,还是婆婆突然离世后两人的矛盾与和解都缺乏足够铺垫,充满套路化,不仅让观众感到突兀,更使得本应真挚的情感流于虚假。“不是所有的故事用女性视角打开就能占据道德和审美高地,太多讨好和算计,缺了最基本的表达真诚。”豆瓣上ID为“山微漾”的网友写道。

叙事节奏混乱是影片被诟病最多的问题之一。电影前半部分节奏紧凑,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一个男人跳海自尽,前妻和现任同时接到电话来到殡仪馆,此时观众的好奇心被充分勾起。但之后画风突变,故事开始变得散乱。两个女人争夺房子,又加入死去男人的母亲,为了老太太的身份问题三人开车回老家,途中遇到各种人,展开了关于婚姻、个人过往、子女教育等一系列讨论,支线情节过多,导致主线叙事被稀释,节奏失控。

影评人“灰白”指出:“《轻于鸿毛》用大量的口号式台词去告诉你,它反对父权,支持女性互助,这些几乎直接就是台词原句,但整个故事也就停留在这层反对上了,而且内容还经常抵消这些反对,非常混乱和奇怪。”

《轻于鸿毛》中的人物塑造也存在明显的符号化倾向。李鱼被设定为风风火火的“大女人”形象,沈飞鸿则是相对柔弱、温婉的“小女人”。面对问题时,李鱼永远以“硬一点”的冲动与蛮劲引导沈飞鸿。在“灰白”看来,这些都是非常粗暴的对性格特质的划分和定义,它表达的不是“怎样可能会更好”,而是“只有这样才是好的”。“灰白”认为:“《轻于鸿毛》的女性角色中找不到关于写实的探索,也找不到她们成长的原因。她们的一切问题和解法,都被简单归纳于女性困境和女性同盟。”

电影尾声,两位女性在海风、烟花中释然呼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永远不必自己前行。”正如“本可爱”所说,生命中那些曾令人纠结不已、看似重于泰山的婚姻羁绊、社会纠纷,在生命的广袤尺度与对自我价值的探寻面前,实则轻于鸿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斩敌首一颗晋爵一级,秦国就不怕... 斩敌首一颗晋爵一级,秦国就不怕土地不够分吗?商鞅:我早有准备 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
西安半坡文化是怎么消失的? 西...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坐落在浐河东岸二级台地上,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六千年前的半坡先民...
编剧行业生态观察③|行业变化十... 要做好内容,好故事,剧本是基底,编剧的价值无法被忽视。艺恩数据在2018年发布的报告指出,专业编剧从...
阿奴律陀有着怎样的为政举措?对... 信仰佛教在阿奴律陀即位之前,蒲甘王国历代君王均信奉阿利教(一个万物有灵与大乘佛教混合的教派)。这个教...
宋代最趋炎附势的文学家,竟写出... 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都喜欢流连花前月下,主要是因为古代歌妓大多有自己的才艺,或是有着“轻拢慢捻抹复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