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陈棠棣
近日,罗永浩和西贝预制菜的舆论多次冲上热搜,#西贝回应被吐槽是预制菜##西贝将起诉罗永浩##西贝公开罗永浩菜品制作过程#等多个话题成为公众餐桌上讨论的话题和热点。
9月10日,交个朋友直播间首席品牌监督官罗永浩在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言论,吐槽西贝餐饮贵且使用预制菜,引发全网广泛关注与讨论,西贝随即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
此次事件引发了网络上关于预制菜的多方面讨论。部分网友对罗永浩的观点表示认同,认为餐厅使用预制菜本身无可厚非,但应明确告知消费者,不注明则涉嫌欺骗;也有网友提出,当前预制菜的定义仍存在模糊地带,比如中央厨房是否属于预制菜,行业内是否能有统一标准,消费者是否有充分的知情权。
那么什么是预制菜,预制菜的标准在哪里,西贝的菜算不算预制菜?潮新闻为大家整理了各方说法。
罗永浩微博
15道菜,消费663元
罗永浩发微博表示都是预制菜
我们一起来回顾事件的来龙去脉。
9月10日下午2点,罗永浩一行五人来到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用餐,一共点了15道菜,其中有2道点了两次,共计消费663元,其中最贵的一道菜是草原嫩烤羊排119元,其次是葱香烤鱼89元。
罗永浩消费的菜单
当天下午罗永浩发微博表示,“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之后,西贝和预制菜的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社媒“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9月11日,西贝餐饮创始人、CEO贾国龙表示,他觉得罗永浩的言论对品牌伤害很大,之后将起诉罗永浩。
“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贾国龙连用三个“一定”来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而对于贾国龙的起诉声明,11日当晚,罗永浩在微博回应称:好,来吧,如果不是预制菜,那就太厉害了。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西贝创始人表示,100%不是预制菜
并推出罗永浩菜单
在罗永浩发博吐槽西贝后,有媒体致电西贝官方客服,客服人员表示: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随着舆论的发酵,9月11日,在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针对罗永浩吐槽西贝为预制菜一事,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召开媒体沟通会。贾国龙表示,“我们不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定义”,“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罗永浩说‘全是预制菜,太恶心了’,挺伤我们的”。贾国龙还表示,“西贝将推出‘罗永浩菜单’,大家可以随便品尝,不好吃不要钱可以退”。
贾国龙认为,“用户是用户,我感谢罗永浩来消费。但他的行为已经跨出了一个正常消费者的行为。”他认为,一个正常的消费者如果对菜品不满意,西贝有通畅的反馈和补偿机制。“我们承诺不好吃不要钱,你只要提出来,我们服务员可以麻利地给你退菜、换菜甚至免单。但你(罗永浩)吃得挺好,抹嘴走了,回去就发了一个微博,对我们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贾国龙认为罗永浩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消费者的范畴,“你看他的微博,今天还在连续地发,连续地发。他的现在行为已经超出正常消费者的行为了。”
对于贾国龙的表态和起诉,罗永浩也不敢示范,双方“口水战”进一步升级。
11日当晚,罗永浩在微博连发多条微博和网友互动,并向质疑西贝的网友征集证据;之后,罗永浩贴出两张网友发的印有“堂食袋装”的冻品照片喊话贾国龙。
网友发的西贝堂食袋装照片
预制菜和中央厨房的区分在哪里?
那么西贝的菜真如创始人贾国龙所说不是预制菜,是否存在中央厨房加工的现状?对此,网友找出了贾国龙之前的说法。
此前,创始人贾国龙曾公开为预制菜站台,称“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预制菜是未来大趋势”。贾国龙指出,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例如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等。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为此网友表示,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餐饮企业是否用“中央厨房”模糊预制边界?预制菜和中央厨房的区分点在哪里?
早在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通知明确,预制菜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和菜肴属性,具备和符合规模化、标准化、洁净化、规范化食品生产加工特点和要求。
确切地说,预制菜是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西贝“中央工厂+门店现制”的混合模式,恰好处于政策灰色地带,其宣称的“现场制作”是否包含中央厨房预处理的半成品?
此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写道,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西贝菜品 图源:视觉中国
商家使用预制菜是否需要注明?
在中消协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就点名了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等问题。江苏省消保委表示,预制菜假冒现做菜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呼吁商家主动清晰公示。
这意味着,今后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尤其在外卖中,应该做到公开透明,明确告知消费者哪些是预制菜,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作出选择。
(综合新华社、新民晚报、封面新闻、正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