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10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9月7日刊发文章,题为《为何美国陆军的“科曼奇”RAH-66隐形直升机未能起飞?》,作者是哈里森·卡斯。文章摘编如下:
波音和西科斯基联合研制的“科曼奇”RAH-66隐形直升机是现代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武器项目之一。“科曼奇”是一款超隐形、高机动性的侦察和轻型攻击直升机。该项目是冷战后期的产物,当时是为了取代老旧的OH-58“基奥瓦”侦察直升机,对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形成有力补充。
从本质上讲,“科曼奇”直升机要在其他直升机和部队不敢冒险涉足的地方充当陆军的耳目。遗憾的是,该项目也极为昂贵。由于未能达到目标,陆军最终在2004年放弃了该项目。
“科曼奇”直升机旨在执行的功能依赖严苛的技术参数。直升机需要隐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即使是在“科曼奇”原型机首次飞行近30年后的今天,也不存在一款广泛运行的隐形直升机。为了实现隐身性能,“科曼奇”采用复合材料打造可吸收雷达波的外形。在内部,“科曼奇”配备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数字驾驶舱。数字驾驶舱提供传感器融合,这使“科曼奇”可无缝融入更广泛的陆军网络。“科曼奇”要能够靠近地面飞行,并在雷达监控下保持灵活和敏捷,同时还要有足够的马力拖运“狱火”导弹和一门20毫米机关炮。“科曼奇”要在侦察和攻击两种模式之间游走,它需要一个能兼顾执行这两种功能的设计方案。
事实证明,这个概念过于雄心勃勃。尽管“科曼奇”项目历时20多年研发,但这款飞机从未投入使用。但在2004年项目取消之前,五角大楼已为该项目投入了70亿美元。尽管耗资巨大,也只建造了两架原型机,这使“科曼奇”项目成为下一代武器研发陷阱中的一次巨大失败,带来代价高昂的教训。
时机是“科曼奇”项目折戟的一个关键因素。最初提出“科曼奇”项目时,美国正处于对抗苏联的冷战中。在对抗大国的常规战争中,“科曼奇”会成为一种资产——隐形直升机可以穿透敌方编队。但“科曼奇”还未投入使用冷战就结束了,这使得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变得无关紧要。相反,美国转变为冷战后单极“世界警察”姿态,在索马里、巴尔干半岛、中东和阿富汗卷入小规模冲突。在这些冲突中,美国的各种对手都没有先进雷达,因此陆军将重点从隐形直升机转移到侦察无人机和更为多功能的直升机平台上。
“科曼奇”项目的成本和复杂性没有起到好的作用。为了实现隐身性和敏捷性的必要结合,“科曼奇”直升机采用尖端材料、复杂的航空电子设备和苛刻的空气动力学外形。每个不同需求都导致了预算超支和生产延迟。这个项目的单位成本估算急剧上升。随着21世纪初无人机的生存能力不断提高,陆军拥有一种可以在不危及飞行员生命情况下的高性价比选项。对比之下,“科曼奇”项目就显得完全没有必要。(编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