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老汉C罗詹姆斯为何还能横冲直撞?多年历练的“内功”是关键
创始人
2025-09-05 20:40:41
0

为何C罗40多岁还能高高跃起争抢头球?为何詹姆斯40多岁还能在NBA拿到大号两双?在大众的直觉中,职业体育是年轻人的舞台,速度与力量随着年龄下降是铁律。但近年来,一个个老将正在挑战极限:网球传奇德约科维奇依然能在大满贯舞台上与比自己小一半的对手鏖战五六个小时;田径赛道上的菲利克斯在35岁时收获第11枚奥运奖牌;橄榄球明星的汤姆·布雷迪更是在43岁率队夺下超级碗。是什么让他们在年龄已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旧保持极高的竞技状态?答案或许不止在于天赋或训练,而是有更深层次的神经科学与生理适应机制。

C罗标志性的头球争顶

职业体育是现代社会备受瞩目的一项分支,高曝光量带来的是远超常人的高收入,而这也带来了极其惨烈的竞争强度,功成名就的老将们每个赛季都必须面对充满雄心的年轻人的挑战,对抗激烈的项目如篮球、足球,平均退役年龄在35岁左右,更加激烈的橄榄球,许多球员甚至打不到30岁。而动辄鏖战几个小时的网球项目更像是连场马拉松,因为马拉松都不会跑四五个小时。

但是有些顶级运动员就是属于异数:他们不仅运动生涯长度超出平均水平,同时也能保持极强的竞技状态,还能在比赛中给出亮眼的表现。一般人会简单的认为这是个别人的天赋异禀,但是科学家不这么认为。

詹姆斯带球上篮

图源:美联社/Phelan M. Ebenhack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运动科学家与物理治疗师们研究了大量顶级运动员的训练、恢复与心理调节模式,逐渐揭示一个事实:支撑高水平竞技表现的系统——从运动控制、情绪管理到恢复机制——并非天生固定,而是可以通过训练塑造的能力。换句话说,适应力才是决定能否持续保持巅峰的关键。而这种适应力,本质上是一种大脑与身体之间的可训练的正向循环。

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反复暴露在高压环境中,大脑会逐渐学会调整与优化。位于大脑前额的前额叶皮层,负责计划、专注与决策。对普通人而言,压力过大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判断失误;但对顶级运动员来说,反复经历关键时刻——比如网球比赛的赛点或NBA总决赛的最后一分钟——会让前额叶变得更加高效,它能在压力骤升时依旧保持清醒,帮助运动员作出理性选择。与此同时,负责检测威胁的杏仁核若过度活跃,会引发慌乱、动作僵直甚至鲁莽决策。但多年磨炼让运动员逐渐“驯服”了杏仁核,让它不再轻易劫持大脑,避免因情绪失控而葬送比赛。

前额叶皮层位于大脑前部,杏仁核位于脑干附近。

图源:jambojam/iStock via GettyImages

这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它就像是大脑的“肥料”,能促进神经可塑性,让大脑在经验与重复中不断重塑神经回路每一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每一次专注的训练,每一次深度的恢复,都会让BDNF水平提升,从而增强大脑快速学习与适应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德约科维奇在丢掉一盘后,常常通过深而慢的呼吸来重整注意力。这种看似简单的呼吸,不仅可以平复情绪,更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提升BDNF可用性,让他迅速恢复专注与动作精准度,比对手更快回到最佳状态。

换句话说,顶级运动员的成功并不是靠硬撑,而是通过反复的高压训练,让大脑与身体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反馈回路:前额叶更敏锐,杏仁核更冷静,BDNF水平更高,神经回路更稳定。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储备”与“异稳态”——一种在压力下保持稳定的能力。与其说他们战胜了年龄,不如说他们通过长期适应,塑造出了一种不会轻易崩溃的大脑与身体系统。

运动生理学还解释了另一种反常识的现象:虽然速度、爆发力等指标随着年龄会下滑,但某些运动技能——比如预判、战略意识和战术执行——却会随着经验的累积而提升。年长的运动员往往能在比赛中更快读懂局势,做出最有效的选择。这种“经验优势”,源自多年强化的神经通路,不会轻易随年龄消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便身体不再处于黄金期,一些运动员依旧能依靠“脑的力量”在高水平赛事中脱颖而出。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经常练习冥想,增强有助于调节压力的心理通路。

图源:美联社/Kin Cheung

有趣的是,这种反馈机制并不专属于职业运动员。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只要保持规律运动,尤其是能同时调动身体与大脑的运动——如舞蹈、复杂的体能训练,甚至在快走中思考问题——都能提升BDNF水平,增强大脑的适应力和抗压性。长期坚持,可以在延缓衰老、维持专注力和决策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运动员们的恢复方式,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点。在一场激烈比赛后,我们常看到他们骑上功率自行车或者下水游动。这些低冲击、轻度活动被称为“主动恢复”,有助于逐步安抚神经系统。真正的修复则发生在睡眠中——睡眠帮助学习和巩固训练与比赛中挑战过的神经连接,让新的运动模式与认知策略更牢固地扎根。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正是顶级运动员能够年复一年保持敏锐的关键。

最终,神经科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天生具备适应的能力,只要采用正确的策略,就能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保持高水准。C罗的跃起、詹姆斯的统治力、布雷迪的坚韧与德约的冷静,都是这种能力的极致展现。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坚持运动、挑战自我、科学恢复,同样能让大脑和身体的适应力不断积累,成为抵御衰老与变动的秘密武器。

参考文献:

https://theconversation.com/some-pro-athletes-keep-getting-better-as-they-age-neuroscience-can-explain-how-they-stay-sharp-26192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季建业违纪 情妇,季建业涉嫌严...   季建业违纪 情妇  季建业 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张家港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花照片,... 1、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花照片(图1)2、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花照片(图2)3、安徽文达信息工程...
陕西富平贩婴案图片,富平贩婴案...   陕西富平贩婴案图片   1月30日是最新或2023(历届)农历除夕,来国峰正在家中与儿子小安...
尤男子强奸母牛致母牛死,尤为什...   印度男子强奸母牛致母牛死   强奸母牛!印度男子致母牛伤重死亡被拘   据美国媒体10月...
高温!局部大雨暴雨!福建周末要... 这两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陆续出现,西北、东北等地已经进入秋季进程。然而南方暑热犹存,明天高温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