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本届中国质量大会落户南京,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南京质量工作的肯定,更是推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六朝古都,南京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8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中国质量(南京)大会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敏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南京始终将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连续10年获江苏省质量工作考核最高等级评定,2021年获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督查激励,探索形成了“以质量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实践路径。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敏。图片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筑牢质量基础,赋能产业升级。聚焦产业强市建设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计量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23个;创新打造“质量小站”服务模式,覆盖全市15个高新园区和重点产业链,将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编制智能电网、工业软件等10条重点产业链检验检测图谱,近一年制定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化、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国家标准360项,牵头和参与制定ISO、IEC国际标准10项,加快形成与南京市“4266”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配的质量技术服务矩阵,以标准化建设的“先人一步”换取产业发展的“快人一招”。目前,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软件和信息服务等4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强化创新驱动,培育质量标杆。深入推进质量强企、质量强市建设,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组织5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组织各15家。用好全国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改革事项,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4家、高企1.0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9万家,累计建成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130家,企业专利导航项目264家,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价值专利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2024世界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中,南京位列全球第5位。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生活品质。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在城建、农业、养老服务等领域打造15个质量强市建设品牌项目,扎实推进城市重点工程质量提升,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获2023年度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重大工程提名奖,浦仪公路西段上坝夹江大桥获第16届中国钢结构金奖;打造“食礼秦淮”“茉莉六合”“固城湖螃蟹”等公用品牌服务平台,拉动全市绿色农产品产得出、产得优、卖得好,南京雨花茶、六合龙池鲫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预计今年底前全市等级养老机构占比超过80%。南京2024年公共服务质量位居全国第三,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本届大会为南京提供了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水平的契机。我们将以大会为起点,加快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努力打造质量强市建设的‘南京样板’。”蒋敏说。